关于博爱的英语成语:爱博不专、博大精深、博施济众、博硕肥腯、博通经籍、博文约礼、博览群书、博洽多闻、博而不精、博识多通、博而寡要、长篇累牍、学识渊博、博士买驴、博古通今、不得要领
1、博施济众解释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出处《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例句就是你老弟,每月印结分的好,也不过几十两银子,还没有到那“博施济众”的时候,我也劝你不必出这冤钱。(《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七回)
2、博士买驴解释博士:古时官名。博士买了一头驴子,写了三纸契约,没有一个“驴”字。讥讽写文章长篇累牍而说不到点子上。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邺下谚曰: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
例句写文章不能学博士买驴,不得要领
3、博硕肥腯解释博硕:形状大;腯:音‘途’,肥壮。指六畜肥壮。
出处《左传·桓公六年》:“故奉牲以告曰:‘博硕肥途。’”
例句家有水牛一,博硕肥途,爱之特甚。(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
4、博大精深解释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出处明·姜世昌《〈逸周书〉序》:“迄今读书,若揭日月而行千载,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学者所及。”
例句这位老学者孜孜不倦地研究中国古籍,如今已经是博大精深了。
5、博而寡要解释学识丰富,但不得要领。
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故曰:博而寡要,劳而少功。”
6、博古通今解释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吾闻老聃博古知今。”
例句你向有才女之名,最是博古通今。(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回)
7、博览群书解释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出处《周书·庾信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
例句(1)许多学者都能博览群书,广采众家之长。(2)我国许多大教授都是博览群书,智慧过人。
8、博洽多闻解释洽:广博;闻:见闻。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出处《后汉书·杜林传》:“林从竦受学,博洽多闻,时称通儒。”
9、不得要领解释要:古“腰”字;领:衣领。要领:比喻关键。抓不住要领或关键。
出处《史记·大宛列传》:“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
例句写文章要简明扼要,中心突出,不要面面俱到,使人不得要领。
10、学识渊博解释指学识深而且广。
出处孙犁《小说杂谈》:“我们可以说作者的学识渊博,但不会说他是在卖弄。”
例句王教授在工程力学界是学识渊博的一流专家。
11、长篇累牍解释篇幅很长,内容很多。
出处清·黄宗羲《陈令升先生传》:“高会广座,有所征引,长篇累牍,应口吟诵。”
例句写传记也要根据事迹,精选内容,不要一律长篇累牍。
12、博而不精解释形容学识丰富,但不精深。
出处《后汉书·马融传》:“贾君精而不博,郑君博而不精;既精既博,吾何加焉。”
例句他是博而不精的读书人
13、博识多通解释博:广博。识:学识。通:精通事理。指学识广博,精通事理。
14、博通经籍解释博:广博:籍:书籍。广博而又精通经典文献。形容人学识渊博。
出处《后汉书·马融传》:“初,京兆挚恂以儒术教授隐于南山,不应征聘,名重关西。融从其游学,博通经籍,恂奇融才,以女妻之。”
15、博文约礼解释博:金我,广;约:约束。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出处《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例句博文约礼,讵穷于钻仰也。(清·王闿运《八代文粹序》)
关于博爱的英语词语:爱博不专
词语解释
1、爱博不专:专:专一,专注。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而感情不能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