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金鱼睡态的成语:沉鱼落雁、纲举目张、沽名钓誉、涸辙之鲋、竭泽而渔、鲤鱼跳龙门、鳞次栉比、清水出芙蓉、如鲠在喉、如鱼得水、水至清则无鱼、提纲挈领、鱼米之乡、鱼跃龙门、鱼龙混杂、缘木求鱼、独占鳌头、相濡以沫
1、沉鱼落雁解释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出处《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例句他二人长的一个是沉鱼落雁之容,一个是闭月羞花之貌。(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
2、独占鳌头解释鳌头:宫殿门前台阶上的鳌鱼浮雕,科举进士发榜时状元站此迎榜。科举时代指点状元。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出处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
例句王刚在学校举行的数学竞赛中独占鳌头。
3、纲举目张解释纲:鱼网上的总绳;举:提起。把大绳子一提起来,一个个网眼就都张开。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带动其他环节。也比喻文章条理分明。
出处汉·班固《白虎通·三纲六纪》:“若罗网之有纪纲而万目张也。”汉·郑玄《诗谱序》:“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例句有句古语,“纲举目张”。拿起纲,目才能张,纲就是主题。(毛泽东《善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
4、沽名钓誉解释沽:买;钓:用饵引鱼上钩,比喻骗取。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
出处《管子·法法》:“钓名之人,无贤士焉。”《后汉书·逸民传序》:“彼虽硁硁有类沽名者。”
例句有一种人,不干实事,专会沽名钓誉。
5、涸辙之鲋解释涸:干;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鲋:鲫鱼。水干了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
出处《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例句但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正如涸辙之鲋,急谋升斗之水一样。(鲁迅《坟·娜拉走后怎样》)
6、竭泽而渔解释掏干了水塘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也形容反动派对人民的残酷剥削。
出处《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例句另外的错误观点,就是不顾人民困难,只顾政府和军队的需要,竭泽而渔,诛求无已。
7、鳞次栉比解释栉:梳篦的总称。象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出处《诗·周颂·良耜》:“穫之挃挃。积之粟粟。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南朝宋·鲍照《咏史》诗:“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
例句东关外羊毛衖左右,闽粤游民群聚于此,赌馆烟舍,鳞次栉比。(清·王韬《瀛壖杂志》)
8、水至清则无鱼解释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出处《汉书·东方朔传》:“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例句《晋书·郭璞传》:“故水至清则无鱼,政至察则众乖,此自然之势也。”
9、提纲挈领解释纲:鱼网的总绳;挈:提起。抓住网的总绳,提住衣的领子。比喻抓住要领,简明扼要。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荀子·劝学》:“若挈裘领,诎五指而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宋史·职官志八》:“提纲而众目张,振领而群毛理。”
例句因此便想到一个提纲挈领的法子。(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十回)
10、相濡以沫解释濡:沾湿;沫:唾沫。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
出处《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例句(1)在困难的时候,我们只有互相帮助,相濡以沫,才能渡过难关。(2)社会最底层的人们常常互相帮助,相濡以沫。
11、缘木求鱼解释缘木:爬树。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例句若想善出此关,大王乃缘木求鱼,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也。(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三回)
12、鱼跃龙门解释比喻举业成功或地位高升。
出处语出《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禹凿山开门,阔一里馀,黄河自中流下,而岸不通车马。每逢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过者便化为龙。”唐·元弼有《鱼跃龙门赋》。
例句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宋·陆佃《埤雅·释鱼》
13、鱼龙混杂解释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出处唐·张志和《和渔夫词》十三:“风搅长空浪搅风,鱼龙混杂一川中。”
例句现在人多手乱,鱼龙混杂,倒是这么着,他们也洗洗清。(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四回)
14、鱼米之乡解释指盛产鱼和稻米的富饶地方。
出处唐·王睃《清移突厥降人于南中安置疏》:“谄以缯帛之利,示以麋鹿之饶,说其鱼米之乡,陈其畜牧之地。”
例句我知江州是个好地面,鱼米之乡,特地使钱买将那里去。(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六回)
15、鲤鱼跳龙门解释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出处《埤雅·释鱼》:“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
例句郭沫若《蒲剑·龙船·鲤帜》:“这用意不用说是中国的鲤鱼跳龙门的演化。”
16、如鱼得水解释好象鱼得到水一样。比喻有所凭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出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例句1. 他适应了中国的生活,如鱼得水。
2. 但却让我如鱼得水想知道为什么吗?
3. 万斯在这种地方如鱼得水,就像赫斯渥从前一样。
4. 他兴致勃勃,一举一动都如鱼得水。
5. 一到了水中,澳大利亚游泳选手就如鱼得水。
解释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
出处汉·许慎《说文解字》:“鲠,食骨留咽中也。”段玉裁注:“韦曰:‘骨所以鲠,刺人也。’忠言逆耳,如食骨在喉,故云骨鲠之臣。《汉书》以下皆作骨鲠,字从鱼,谓留咽者鱼骨较多也。”
描写金鱼睡态的词语:清水出芙蓉
词语解释
1、清水出芙蓉:芙蓉:荷花的别称。形容诗文清丽,犹如出水的芙蓉一样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