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不守承诺的古文成语

不守承诺的古文成语:背信弃义、出尔反尔、反复无常、翻云覆雨、见利忘义、恪守不渝、空头支票、弃信忘义、食言而肥、言而无信、言而不信、言而有信、言行不一、一诺千金、有名无实、自相矛盾、自食其言、一言为定

1、背信弃义

解释背:违背;信:信用;弃:扔掉;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出处《北史·周纪下·高祖武帝》:“背惠怒邻,弃信忘义。”

例句背信弃义是插在我背上的一把尖刀。(曹禺《王昭君》第五幕)

2、翻云覆雨

解释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耍手段。

出处唐·杜甫《贫交行》:“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例句你不合打凤牢龙,翻云覆雨,陷人坑阱。(元·乔孟符《扬州梦》第四折)

3、反复无常

解释无常:变化不定。形容常常变化,一会儿是这样,一会儿又是那样,变动不定。

出处南朝·梁·费昶《行路难》诗:“当年翻复无常定。”

例句叫我怎么能赦你这反复无常的罪呢!(清·曾朴《孽海花》第十七回)

4、见利忘义

解释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

出处《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传》:“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例句某与吕布同乡,知其勇而无谋,见利忘义。(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

5、恪守不渝

解释严格遵守,决不改变。

例句我们对和平统一台湾的方针恪守不渝

6、空头支票

解释指不能兑现,即取不到钱的支票。比喻不准备实现的诺言。

出处邹韬奋《三十年前的民主运动》:“他们以为放出一个‘九年预备’的空头支票,可以缓和空气。”

例句我知道会上根本没研究她的什么事,心里有些怪黎凤乱开空头支票。(茹志娟《在果树园里》)

7、食言而肥

解释食言:失信。指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

出处《左传·哀公二十五年》:“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

例句你们食言而肥,不承认这个原来答应承认的区域。(毛泽东《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议会》)

8、言而有信

解释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出处《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例句则要你言而有信,休担阁了少年人。(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三折)

9、言行不一

解释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外一套。

出处《逸周书 官人》:“言行不类相似,始终相悖。”

例句为人处世要言行一致,不可言行不一。

10、言而无信

解释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

出处《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例句老孙若不与你,恐人说我言而无信。(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一回)

11、一诺千金

解释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出处《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例句夫人而诚一诺千金,更无食言也者。(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金圣叹批)

12、一言为定

解释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翻悔。

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程婴,我一言已定,你再不必多疑了。”

例句你我一言为定。只是我信不过二弟,你是萍踪浪迹,倘然去了不来,岂不误了人家一辈子的大事?(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六回)

13、有名无实

解释光有空名,实际上并不是那样。

出处《庄子·则阳》:“有名有实,是物之居;无名无实,在物之虚。”《国语·晋语八》:“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

例句多数政治,在将来或有做到的日子,但现在却是有名无实的。(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

14、言而不信

解释说话不讲信用。

出处《淮南子·泰族训》:“施而不仁,言而不信,怒而不威,是以外貌为之者也。”

例句无

15、自食其言

解释指说了话不算数。

出处《尚书·汤誓》:“尔无不信,朕不食言。”

例句我若今日复出应诏,是自食其言了。(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

16、自相矛盾

解释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出处《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

例句这些理论自相矛盾。

17、出尔反尔

解释尔:你;反:通“返”,回。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例句倘若不肯,也只好由他,我们不能做出尔反尔的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九回)

18、弃信忘义

解释弃:丢弃;信:信用;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出处《北史·周纪下·高祖武帝》:“背惠怒邻,弃信忘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