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讨人厌的人的成语:爱之欲其生、不以为然、不屑一顾、不胜其烦、嗤之以鼻、楚氛甚恶、好逸恶劳、牢什古子、眉清目秀、面目可憎、贫嘴饿舌、神憎鬼厌、贪图安逸、望而却步、恶欲其死而受欲其生、无好无恶、厌故喜新、余食赘行、语言无味、獐头鼠目
1、爱之欲其生解释指喜欢一个人时总想叫他活着。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出处春秋·孔丘《论语·颜渊》:“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例句‘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卿何不容一宦官耶?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5回
2、好逸恶劳解释逸:安逸;恶:讨厌、憎恨。贪图安逸,厌恶劳动。
出处《后汉书·郭玉传》:“其为疗也,有四难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难也;将身不谨,二难也;骨节不强,不能使药,三难也;好逸恶劳,四难也。”
例句岂古之人有所异哉?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清·黄宗羲《原君》)
3、牢什古子解释指讨厌的东西。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6回:“关在这牢坑里,学这牢什古子。”
4、厌故喜新解释讨厌旧的,喜欢新的。
出处《问答上》:“使天地大义有所废阙,而厌故喜新,败亡相寻而不悟也。”
例句夫人类之中,有一普通之性质,此厌故喜新是也。刘师培《人类均力说》
5、獐头鼠目解释像袋象獐子那样又小又尖,眼睛像老鼠那样又小又圆。形容人相貌丑陋,神情狡滑。
出处《旧唐书·李揆传》:“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獐头鼠目之子乃求官。”
例句见那些童生纷纷进来,也有小的,也有老的,仪表端庄的,獐头鼠目的,衣冠齐楚的,蓝缕破烂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
6、不胜其烦解释胜:禁得起;烦:烦琐。烦琐得使人受不了。
出处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于是不胜其烦,人情厌恶。”
例句许多反动宣传影片,列举名目就不胜其烦。(鲁迅《二心集·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
7、不屑一顾解释不屑:不值得,不愿意;顾:看。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
出处明·方孝儒《送龚彦佐序》:“夫禄之以天下而系马千驷,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而伊尹不屑一顾视焉。”
例句我的眼光是一直线,只看前面的,两旁和后方,悍都然不屑一顾了。(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八回)
8、不以为然解释然:是,对。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出处宋·苏轼《再乞罢详定役法状》:“右臣先曾奏论前衙一役,只当招募,不当定差,执政不以为然。”
例句听他说洋人不是,口虽不言,心下却老大不以为然。(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9、眉清目秀解释形容人容貌清秀不俗气。
出处元·无名氏《合同文学》第一折:“有个小孩唤做按住,今年三岁,生得眉清目秀,是好一个孩儿也。”
例句因为本是贵族子弟,所以往往眉清目秀,举止娴雅,而知识水准也相当高。(闻一多《屈原问题》)
10、面目可憎解释面貌神情卑陋,使人看了厌恶。
出处唐·韩愈《送穷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
例句士人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语言无味。(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七回)
11、余食赘行解释吃剩的食物,身上的赘疣。比喻遭人讨厌的东西。
出处《老子》:“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
12、语言无味解释指说的话枯燥无味或庸俗无聊。
出处唐·韩愈《送穷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其名曰智穷。”
例句我在这里不大高兴的原因,首先是在周围多是语言无味的人物,令我觉得无卿。(鲁迅《两地书》)
13、嗤之以鼻解释嗤:讥笑。用鼻子吭声冷笑。表示轻蔑。
出处《后汉书·樊宏传》:“尝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
例句说于乡,乡人笑之;说于市,市人非之;请于巨绅贵族,更嗤之以鼻。(清·颐琐《黄绣球》第七回)
14、望而却步解释却步:不敢前进,向后退。形容事物可怕或讨厌,使人一看就往后退缩。
出处明 徐光启《复周无逸学宪》:“且以裕蛊所为,思之痛心,望之却步。”
例句凡这一切,都很可能使某一部分有条件从事这种工作的人望而却步。(秦牧《象和蚁的童话》
15、神憎鬼厌解释憎:憎恨;厌:讨厌。连鬼神都讨厌。形容十分让人憎恨讨厌
出处欧阳山《三家巷》:“那恶毒的老太婆虽然神憎鬼厌,可她却具有一种特殊的权利,她能够叫焦仲卿和刘兰芝分开。”
例句他这样做落得个神憎鬼厌的下场
16、贪图安逸解释追求个人享受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9回:“你若是借口不肯前去,便是贪图安逸,在家恋着妻子,乃是不孝之子。”
例句宗璞《南渡记》第三章:“全在面上摆着:懦怯,颓唐,贪图安逸……”
关于讨人厌的人的词语:楚氛甚恶、贫嘴饿舌、恶欲其死而受欲其生、无好无恶
词语解释
1、楚氛甚恶:恶:憎恨,讨厌。比喻俗恶之气令人可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