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唯美孤独伤感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唯美孤独伤感的成语:沧海桑田、晨光熹微、肝肠寸断、含笑九泉、慌不择路、茕茕孑立、人去楼空、世态炎凉、望穿秋水、唯唯诺诺、晓风残月、云淡风轻、乍暖还寒、咫尺天涯、自作多情

1、沧海桑田

解释桑田:农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出处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例句化石是沧海桑田的见证。

2、晨光熹微

解释熹微:天色微明。早上天色微明。

出处晋·陶潜《归去来辞》:“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例句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20回:“未几鸡声报晓,晨光熹微。”

3、含笑九泉

解释九泉:地下深处,旧指人死之后埋葬的地方。也作:“黄泉”。在九泉之下满含笑容。表示死后也感到欣慰和高兴。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我儿前去,得能替我出半臂之劳,我亦含笑九泉。”

例句我儿前去,得能替我出半臂之劳,我亦含笑九泉。(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

4、茕茕孑立

解释孤身一人。形容一个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例句我凑着茕茕孑立的小油灯,尽情享受秋灯夜读的乐趣。何为《小灯》

5、人去楼空

解释人已离去,楼中空空。比喻故地重游时睹物思人的感慨。

出处唐·崔颢《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例句(1)昔日的歌馆亭台,现在已经人去楼空,一片荒凉了。(2)姐妹们嫁的嫁,亡的亡,大观园里人去楼空,十分凄凉。

6、世态炎凉

解释世态:人情世故;炎:热,亲热;凉:冷淡。指一些人在别人得势时百般奉承,别人失势时就十分冷淡。

出处元·无名氏《冻苏秦》第四折:”也索把世态炎凉,心中暗忖。”

例句(1)自从家道中落,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2)他失势之后,尝尽了世态炎凉的滋味。

7、望穿秋水

解释秋水:比喻人的眼睛。眼睛都望穿了。形容对远地亲友的殷切盼望。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

例句听蕉声一阵一阵细雨下,何处与人闲嗑牙?望穿秋水,不见还家,潸潸泪似麻。(清·蒲松龄这《聊斋志异·凤阳士人》)

8、唯唯诺诺

解释诺诺:答应的声音。形容自己没有主意,一味附和,恭顺听从的样子。

出处《韩非子·八奸》:“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

例句他思念父母面上,一体同气,听其教诲,唯唯诺诺,并不违拗。(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

9、晓风残月

解释拂晓风起,残月将落。常形容冷落凄凉的意境。也指歌妓的清唱。

出处宋·柳永《雨霖铃》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例句今日红梅之下,梨园可省,倒少不了一声“晓风残月”哩。(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一出)

10、肝肠寸断

解释比喻伤心到极点。

出处《战国策·燕策三》:“吾要且死,子肠亦且寸绝。”

例句一时想起碑中记中薄命之话,再看看书香、秀英诸人前车之鉴,不由不毛骨悚然,肝肠寸断。(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九回)

11、慌不择路

解释势急心慌,顾不上选择道路。

出处元·施惠《幽闺记·山寒巡逻》:“陀满兴福来到此间,所谓慌不择路,饥不择食,只得结集亡命,哨聚山森。”

例句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慌不择路,贫不择妻。(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回)

12、云淡风轻

解释微风轻拂,浮云淡薄。形容天气晴好。亦作“风轻云淡”。

出处宋·程灏《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例句无

13、咫尺天涯

解释咫: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寸,合今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比喻距离很近。比喻距离虽近,但很难相见,象是远在天边一样。

出处《左传·僖公九年》:“天威不违颜咫尺。”

例句左右如今也不容相近,咫尺天涯一般,有甚舍不得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二十二卷)

14、乍暖还寒

解释形容冬末春初气侯忽冷忽热,冷热不定。

出处宋·李清照《声声慢》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宋 ·刘清夫《玉楼春》词:“柳梢绿小眉如印。乍暖还寒犹未定。”

例句无

15、自作多情

解释自以为或自己想象自己是人家的意中人

出处沈从文《八骏图》:“得到那个短信时,达士先生看了看,以为这一定又是一个什么自作多情的女孩子写来的。”

例句余秋雨《关于嫉妒》:“不管哪一种构想,都因为过度的自作多情而遭到了自轻自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