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选择对仗工整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选择对仗工整的成语:不劳而获、狗仗人势、瓜熟蒂落、狐假虎威、画饼充饥、积土成山、集腋成裘、精卫填海、色厉内荏、守株待兔、水到渠成、偷梁换柱、望梅止渴、移花接木、愚公移山、缘木求鱼、积少成多、外强中干

1、不劳而获

解释自己不劳动却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出处《孔子家语·入官》:“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

例句我的目标是不满于杨,而因此而是为的举动,却也许被第三者收渔人之利,不劳而获。(鲁迅《两地书》三十)

2、狗仗人势

解释仗:倚仗、仗势。比喻坏人依靠某种势力欺侮人。

出处明·李开元《宝剑记》第五出:“(丑白)他怕怎的?(净白)他怕我狗仗人势。”

例句你就狗仗人势,天天作耗,在我们跟前逞脸。(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四回)

3、瓜熟蒂落

解释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瓜熟了,瓜蒂自然脱落。指时机一旦成熟,事情自然成功。

出处清·翟灏《通俗编·草木》引《云笈七签》:“瓜熟蒂落,啐啄同时。”

例句条件成熟了,事情自然就会成功,不必着急,瓜熟蒂落。

4、狐假虎威

解释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出处《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例句果然府中来借,怎好不借?只怕被别人狐假虎威的诓的去,这个却保不得他。(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5、画饼充饥

解释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出处《三国志·魏志·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例句小生待画饼充饥,小姐似望梅止渴。(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六出)

6、积少成多

解释积累少量的东西,能成为巨大的数量。

出处《战国策·秦策四》:“积薄而为厚,聚少而为多。”《汉书·董仲舒传》:“聚少成多,积小致巨。”

例句其实一个人做一把刀、一个勺子是有限得很,然而积少成多,这笔账就难算了,何况更是历年如此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九回)

7、集腋成裘

解释腋:腋下,指狐狸腋下的皮毛;裘:皮衣。狐狸腋下的皮虽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

出处《慎子·知忠》:“狐白之裘,盖非一狐之皮也。”

例句如今弄多少是多少,也只好是集腋成裘了。(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8、积土成山

解释累土可以堆成山,比喻积少成多。

出处荀况《荀子·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例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

9、色厉内荏

解释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外表强更,内心虚弱。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例句他跑遍租界的各处,观察了帝国主义爪牙的色厉内荏的窘态。(叶圣陶《英文教授》)

10、守株待兔

解释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出处《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例句吾料兄必定出身报国,岂是守株待兔之辈。(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四回)

11、水到渠成

解释渠:水道。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

出处宋·苏轼《答秦太虚书》:“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预虑。”

例句须要自然而然,水到渠成,非由车戽,最忌无因而至,突如其来。(清·李渔《闲情偶寄·大收煞》)

12、偷梁换柱

解释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以劣代优。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七回:“偏偏凤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之计,自己也不好过潇湘馆来,竟未能少尽姊妹之情,真真可怜可叹。”

例句他采取偷梁换柱的手法,将别人的科研成果据为己有。

13、外强中干

解释干:枯竭。形容外表强壮,内里空虚。

出处《左传·僖公十五年》:“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及惧而变,……外强中干,进退不可,周旋不能,君必悔之。”

例句一切反动派都是外强中干的纸老虎。

14、望梅止渴

解释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例句鸾拆书看了,虽然不曾定个来期,也当画饼充饥,望梅止渴。(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四)

15、移花接木

解释把一种花木的枝条或嫩芽嫁接在另一种花木上。比喻暗中用手段更换人或事物来欺骗别人。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同窗友认假作真,女秀才移花接木。”

例句高手名师运用缩龙成寸的手法,将山石聚于盆中,移花接木,再经过艺术加工,便成为自然美景的缩影。

16、愚公移山

解释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出处《列子·汤问》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

例句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

17、缘木求鱼

解释缘木:爬树。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例句若想善出此关,大王乃缘木求鱼,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也。(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三回)

18、精卫填海

解释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出处《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例句治理改造大自然,要有精卫填海的顽强精神。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