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造一个大词小用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造一个大词小用的成语:大同小异、大街小巷、东奔西走、冷嘲热讽、南征北战、南腔北调、南辕北辙、内忧外患、前仆后继、前仰后合、前因后果、前赴后继、晴天霹雳、杀鸡焉用牛刀、里应外合、遮天蔽日、大惊小怪、大材小用、飞沙走石

1、大材小用

解释把大的材料当成小的材料用。比喻使用不当,浪费人才。

出处《后汉书·边让传》:“此言大器之于小用,固有所不宜也。”

例句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业。(宋·陆游《送辛幼安殿撰造朝》诗)

2、大街小巷

解释城镇里的街道里弄,概指都市里的各处地方。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六回:“正月十五日,上元佳节,好生晴朗,黄昏月上,六街三市,各处坊隅巷陌,点花放灯,大街小巷,都有社火。”

例句中国举办亚运会的消息很快在大街小巷传开了。

3、大惊小怪

解释形容对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的事情过分惊讶。

出处宋·朱熹《答林择之》:“要肱把此事做一平常事看,朴实头做将去,久之自然见效,不必如此大惊小怪,起模画样也。”

例句兄弟,休要大惊小怪的,则他便是杨衙内,是个有权有势的的。(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一折)

4、大同小异

解释大体相同,略有差异。

出处《庄子·天下》:“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例句现在许多武打影片,其内容都是大同小异。

5、东奔西走

解释到处奔波。多指为生活所迫或为某一目的四处奔走活动。

出处元·魏初《沁园春·留别张周卿韵》:“甚年来行役,交情契阔,东奔西走,水送山迎。”

例句强如在中国东奔西走,受尽腌臜的气。(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回)

6、飞沙走石

解释沙土飞扬,石块滚动。形容风势狂暴。

出处《三国志·吴志·陆凯传》:“苍梧、南海,岁有风瘴气之害,风则折木,飞沙转石,气则雾郁,飞鸟不经。”

例句尤窍怒号天噫气,飞沙走石乱伤人。(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八回)

7、里应外合

解释应:接应;合:配合。外面攻打,里面接应。

出处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三折:“反被韩,魏同谋,里应外合,决水淹我军,甲士溃乱,死者山积。”

例句过几日,我这里差人去投降,他们必然懈怠,我们却去劫寨,那时里应外合,定获全胜。(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七回)

8、南腔北调

解释原指戏曲的南北腔调。现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搀杂着方言。

出处清·赵翼《檐曝杂记》卷一:“每数十步间一戏台,南腔北调,备四方之乐。”

例句这个说话南腔北调的人,不适合当解说员。

9、南辕北辙

解释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出处《战国策·魏策四》:“犹至楚而北行也。”

例句你想这六条要求,与中央开出的六条款约,简直是南辕北辙,相差甚远,有甚么和议可言。(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六十八回)

10、南征北战

解释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出处唐·柳宗元《封建论》:“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

例句老子出生入死,南征北战,打了十几年天下,凭什么快到手中的果子让给别人吃?(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七章)

11、内忧外患

解释多指国内不安定和外敌侵略。有时也比喻个人的情况。

出处《管子·戒》:“君外舍而不鼎馈,非有内忧,必有外患。”

例句摆着那些七零八落的人才,要支撑这个内忧外患的天下,越想越觉危险。(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一回)

12、前赴后继

解释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出处唐·孙樵《祭梓潼神君文》:“跛马愠仆,前仆后踣。”

例句波涛汹涌的海浪,奔腾着,咆哮着,没有尽头。

13、前仰后合

解释身体前后晃动。形容大笑或困倦得直不起腰的样子。

出处元 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东倒西歪,后合前仰,离席上,这酒兴颠狂。”

例句他的故事还没讲完,同学们已经笑得前仰后合了。

14、前仆后继

解释仆:倒下;继:接着,跟上。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出处唐·孙樵《祭梓潼神君文》:“跛马愠仆,前仆后踣。”

例句前仆后继人应在,如君不愧轩辕孙!(清·秋瑾《吊吴烈士樾》)

15、前因后果

解释起因和结果。泛指事情的整个过程。

出处《南齐书·高逸传论》:“今树以前因,报以后果。”

例句振德说完前因后果,深叹一声。(冯德英《迎春花》第二十一章)

16、杀鸡焉用牛刀

解释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出处《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例句“杀鸡焉用牛刀”?不劳温侯亲往,吾斩众诸侯首级,如探囊取物耳。(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回)

17、晴天霹雳

解释霹雳:响雷。晴天打响雷。比喻突然发生意外的,令人震惊的事件。

出处宋·陆游《四日夜鸡未鸣起作》诗:“放翁病过秋,忽起作醉墨。正如久蛰龙,青天飞霹雳。”

例句冰心《老舍和孩子们》:“这对我是一声晴天霹雳,这幺一个充满了活力的人,怎幺会死呢?”

18、冷嘲热讽

解释用尖刻辛辣的语言进行讥笑和讽刺。

出处清 袁枚《随园三十二种 牍外余言》:“人人知之,皆有不平之意。故晋大夫七嘴八舌,冷讥热讽。”

例句见了老徐,说了几句冷嘲热讽的话儿。(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一六回)

19、遮天蔽日

解释遮蔽天空和太阳。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三回:“远远望见辽兵盖地而来,黑洞洞遮天蔽日,都是皂雕旗。”

例句沿着石砌的山路,两旁满是古松古柏,遮天蔽日的。杨朔《香山红叶》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