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划船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如何表达

划船的成语如何表达:不进则退、乘风破浪、风雨同舟、借风使船、逆流而上、逆水行舟、同舟共济、一叶扁舟、一帆风顺、载舟覆舟、知难而进、顺水推舟、知难而退

1、乘风破浪

解释船只乘着风势破浪前进。比喻排除困难,奋勇前进。

出处《宋书·宗悫传》:“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例句轮船在乘风破浪,汽车在驶过原野。(茅盾《子夜》五)

2、风雨同舟

解释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出处《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例句他俩是患难与共,风雨同舟的战友。

3、借风使船

解释风向哪里吹,船往哪里行。比喻凭借别人的力量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1回:“ 今见金桂所为,先已开了端了,他便乐得借风使船 ,先弄薛昨蝌到手,不怕金桂不依。”

例句今见金桂所为,先已开了端,他便乐得借风使船,先弄薛昨蝌到手,不怕金桂不依。(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一回)

4、顺水推舟

解释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着某个趋势或某种方便说话办事。

出处元·关汉《窦娥冤》第三折:“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例句他若留我,乐得顺水推舟。(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回)

5、同舟共济

解释舟:船;济:渡,过洒。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出处《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例句通常在林海里人与人相遇,和在远洋航海中同舟共济一样,为什么他竟这样势不两立。(曲波《林海雪原》二十七)

6、载舟覆舟

解释民众犹如水,可以承载船,也可以倾覆船。比喻人民是决定国家兴亡的主要力量。

出处《荀子·王制》:“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

例句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报宜深慎。(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7、知难而退

解释原指作战要见机而行,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见可而行,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

例句尤其是因为在那一级里有三、四个“吵客”,弄得那位英文教员不得不知难而退。(邹韬奋《经历·新饭碗问题》)

8、不进则退

解释不前进就要后退。

出处《邓析子·无后篇》:“不进则退,不喜则忧,不得则亡,此世人之常。”

例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外语也是一样,一刻也放松不得。

9、逆水行舟

解释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船。比喻不努力就要后退。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 门外文谈》:“即使目下还有点逆水行舟,也只好拉纤。”

例句即使目下还有点逆水行舟,也只好拉纤。(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

10、一帆风顺

解释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出处唐·孟郊《送崔爽之湖南》:“定知一日帆,使得千里风。”

例句栉霜沐露多劳顿,喜借得一帆风顺。(清·李渔《怜香伴·蹴居》)

11、知难而进

解释迎着困难上。

出处左丘明《左传 定公六年》:“陈寅曰:‘子立后而行,吾室亦不亡,唯居亦以我为知难而行也。’”

例句我们在学习中要知难而进,绝不可知难而退。

12、逆流而上

解释逆:倒。逆水前进。比喻迎着困难而上

出处《诗经·秦风·蒹葭》:“溯洄从之。”毛亨传:“逆流而上曰溯洄。”

例句张天民《创业》第13章:“目前,正有一股寒流向我们压过来,我们要逆流而上,打上去!”

13、一叶扁舟

解释扁舟:小船。像一片树叶那样的小船。形容船小而轻

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驾一叶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