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写人外貌的成语:冰清玉洁、沉鱼落雁、道貌岸然、粉白黛黑、风度翩翩、国色天香、虎背熊腰、眉清目秀、美如冠玉、靡颜腻理、明眸皓齿、披头散发、容光焕发、相貌堂堂、秀色可餐、一表人才、衣冠楚楚、大腹便便
1、沉鱼落雁解释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出处《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例句他二人长的一个是沉鱼落雁之容,一个是闭月羞花之貌。(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
2、大腹便便解释便便:肥胖的样子。形容肥胖的样子。
出处《后汉书·边韶传》:“边孝先,腹便便。”
例句动物园里大腹便便的企鹅非常有趣。
3、风度翩翩解释风度:风采气度,指美好的举止姿态;翩翩:文雅的样子。举止文雅优美。
出处《史记·平原君列传》:“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
例句门外走进一位男士,身材修长、风度翩翩。
4、国色天香解释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
出处唐·李浚《摭异记》:“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例句于那娉婷妩媚之中,无不带著一团书卷秀气,虽非国色天香,却是斌斌儒雅。(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六回)
5、虎背熊腰解释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
出处元·无名氏《飞刀对箭》:“这厮倒是一条好汉,狗背驴腰的,哦,是虎背熊腰。”
例句一个面如重枣,一个脸似黄金,都是虎背熊腰,相貌非凡。(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五回)
6、披头散发解释头发长而散乱。形容仪容不整。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二回:“那张三又挑唆阎婆去厅上披头散发来告道:‘宋江实是宋清隐藏在家,不令出官。相公如何不与老身做主去拿宋江。’”
例句邻居王大嫂整天披头散发,从不注意自己的形象。
7、容光焕发解释容光:脸上的光彩;焕发:光彩四射的样子。形容身体好,精神饱满。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阿绣》:“母亦喜,为女盥濯,竟妆,容光焕发。”
例句我望着他那年青的,容光焕发,毫无倦色的脸,不知怎么,竟想伸手去抚摸他的孩子般的蓬松的头发。(方纪《歌声和笛音》)
8、秀色可餐解释秀色:美女姿容或自然美景;餐:吃。原形容妇女美貌。后也形容景物秀丽。
出处晋·陆机《日出东南隅行》:“鲜肤一何润,秀色若可餐。”
例句(1)这位姑娘非常漂亮,真可说是秀色可餐了。(2)向西望去,远远地有座高冈,冈上林木蓊郁,秀色可餐。
9、相貌堂堂解释形容人的仪表端正魁梧。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四回:“御弟相貌堂堂,丰姿英俊,诚是天朝上国之男儿,南赡中华之人物。”
例句无
10、衣冠楚楚解释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
出处《诗经·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例句他整天衣冠楚楚,但对工作却漠然置之。
11、一表人才解释表:指外貌。形容人容貌俊秀端正。
出处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夫人,放着你这一表人物,怕没有中意的丈夫?”
例句太子波前妃生子名夫差,年已二十六岁矣,生得昂藏英伟,一表人才。(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九回)
12、冰清玉洁解释象冰那样清澈透明,象玉那样洁白无瑕。比喻人的操行清白(多用于女子)。
出处汉·司马迁《与挚伯陵书》:“伏唯伯陵材能绝人,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洁,不以细行。”
例句他冰清玉洁,从不随波逐流。
13、眉清目秀解释形容人容貌清秀不俗气。
出处元·无名氏《合同文学》第一折:“有个小孩唤做按住,今年三岁,生得眉清目秀,是好一个孩儿也。”
例句因为本是贵族子弟,所以往往眉清目秀,举止娴雅,而知识水准也相当高。(闻一多《屈原问题》)
14、美如冠玉解释原比喻只是外表好看。后形容男子长相漂亮。
出处《史记·陈丞相世家》:“平虽美大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
例句曾有一个道士,有长生不老之术,自说已经百余岁了,看去却“美如冠玉”,象二十左右一样。(鲁迅《准风月谈·青年与老子》)
15、靡颜腻理解释靡:美丽;颜:面容;腻:细腻;理:肌理。形容容貌美丽,皮肤细腻柔滑。
出处战国楚·宋玉《招魂》:“靡颜腻理,遗视绵些。”
例句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96回:“拜见之下,果然靡颜腻理。”
16、明眸皓齿解释明亮的眼睛,洁白的牙齿。形容女子容貌美丽,也指美丽的女子。
出处三国魏·曹植《洛神赋》:“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例句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唐·杜甫《哀江头》诗)
17、道貌岸然解释道貌:正经严肃的容貌;岸然:高傲的样子。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黄巾氅服,岸然道貌。”
例句因看见端甫道貌岸然,不敢造次。(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四回)
18、粉白黛黑解释粉白:在脸上搽粉,使脸更白;黛黑:画眉毛,使眉毛更黑。泛指女子的妆饰。
出处战国·楚·屈原《大招》:“粉白黛黑,施芳泽只。”
例句西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虽粉白黛黑,弗能为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