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自己追求理想的成语:长风破浪、鸿鹄之志、坚持不懈、脚踏实地、夸父逐日、老骥伏枥、励精图治、冥冥之志、鹏程万里、雄心勃勃、雄心壮志、勇往直前、志在四方、致命遂志、壮志凌云、锲而不舍、矢志不渝、凌云壮志
1、鸿鹄之志解释鸿鹄: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志:志向。比喻远大志向。
出处《吕氏春秋·士容》:“夫骥骜之气,鸿鹄之志,有谕乎人心者,诚也。”《史记·陈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例句大丈夫仗鸿鹄之志,据英杰之才。(元·郑德辉《王粲登楼》第一折)
2、坚持不懈解释坚持到底,一点不忪懈。
出处《清史稿 刘体重传》:“遇大雨,贼决河自卫。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洲。”
例句这些都证明我们对于加强统一战线实行革命政策来进行抗日战争的这种方针,是坚持不懈的。(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
3、夸父逐日解释比喻人有大志,也比喻不自量力。
出处《列子·汤问》:“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 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例句想把大海填平?哼!这无疑是夸父逐日。
4、老骥伏枥解释骥:良马,千里马;枥:马槽,养马的地方。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
出处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例句用飞龙在天,对老骥伏枥。(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
5、励精图治解释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出处《汉书·魏相传》:“宣帝始亲万机,励精为治。”《宋史·神宗纪赞》:“厉精图治,将大有为。”
例句励精图治在勤民,宿弊都将一洗新。(元·马致远《青衫泪》楔子)
6、鹏程万里解释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比喻前程远大。
出处《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例句俺也曾蠹简三冬依雪聚,怕不的鹏程万里信风扶。(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一折)
7、锲而不舍解释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出处先秦·荀况《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例句夫固谓一人锲而不舍,则行美于本性矣。(章炳麟《菌说》)
8、矢志不渝解释表示永远不变心。
出处《晋书·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例句高云览《小城春秋》第17章:“她爱的是四敏!矢志不渝的爱着。”
9、雄心壮志解释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
出处宋 欧阳修《苏才翁挽诗二首》:“柳岸抚柩送归船,雄心壮志两峥嵘,谁谓中年志不成。”
例句雄心壮志是促使一个人永远奋斗的发动机。
10、勇往直前解释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出处宋·朱熹《朱子全书·道统一·周子书》:“不顾旁人是非,不计自己得失,勇往直前,说出人不敢说的道理。”
例句人人惧摩拳擦掌,个个勇往直前。(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三回)
11、志在四方解释四方:天下。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五回:“妾闻‘男子志在四方’。君壮年不出图仕,乃区区守妻子坐困乎?”
例句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25回:“妾闻男子志在四方,君壮年不出图仕。”
12、壮志凌云解释壮志:宏大的志愿;凌云:直上云霄。形容理想宏伟远大。
出处《汉书·扬雄传下》:“往时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赋》,欲以风,帝反缥缥有凌云之志。”
例句这号人,在困难中不是低头叹气,而是奋发图强,壮志凌云,气吞山河。(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八章)
13、长风破浪解释比喻志向远大,不怕困难,奋勇前进。
出处《宋书·宗悫传》:“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例句唐·李白《行路难》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4、雄心勃勃解释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雄心很大,很有理想。
出处茅盾《新版后记》:“最初构思的时候,原也雄心勃勃,打算在我力所能及的广阔画面上把一些最典型的人物事态组织进去。”
例句无
15、脚踏实地解释比喻做事踏实,认真。
出处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前录》卷十八:“公尝问康节曰:‘某何如人?’曰:‘君实脚踏实地人也。’”
例句他们渐渐丢了那空架子,脚踏实地向前走去。(朱自清《论书生的酸气》)
16、冥冥之志解释冥冥:专默精诚。专默精诚的意志。形容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
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劝学》:“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
17、致命遂志解释致命:舍弃生命;遂:达到,实现。舍弃生命来实现理想
出处《周易·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表示自己追求理想的词语:凌云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