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句关于讽刺的成语:卑躬屈膝、臭名远扬、狗彘不若、寡廉鲜耻、冷言冷语、流芳百世、声名狼藉、恬不知耻、万年遗臭、无耻之尤、行险侥幸、遗臭万年、遗臭万载、低声下气、臭名昭著
1、低声下气解释形容说话和态度卑下恭顺的样子。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更瘦小低声下气,送暖偷寒,逢其所喜,避其所讳。”
例句宝玉背地里拉着他,低声下气,要问黛玉的话,紫娟从没好话回答。(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00回)
2、狗彘不若解释彘:猪。连猪狗都不如。形容品行卑劣到连猪狗都不如的程度。
出处《荀子·荣辱》:“人也,忧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则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
例句你这狗彘不若的万恶败类。(郭沫若《南冠草》第五幕)
3、寡廉鲜耻解释寡、鲜:少。旧指不廉洁,不知耻。现指不知羞耻。
出处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谨,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
例句只为自己贪财克剥,寡廉鲜耻。(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七回)
4、冷言冷语解释带讥讽的冷冰冰的话。
出处《宝林禅师语录》:“山门疏:关着门,尽是自家屋里,何须冷言冷语,暗地敲人?”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七:“只这冷言冷语,带讥带讪的,教人怎么当得!”
例句朱老忠一问,严志和又火呛起来,冷言冷语说:“那谁又知道呢?”(梁斌《红旗谱》三十六)
5、声名狼藉解释声名:名誉;狼藉:杂乱不堪。名声败坏到了极点。
出处《史记·蒙恬列传》:“言其恶声狼藉,布于诸国。”
例句因汪太史平日声名狼藉,最不见重于官场,日前新督帅参劾劣绅十七名,实以汪某居首。(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三十三回)
6、无耻之尤解释尤:突出的。最无耻的。形容无耻到了极点。
出处清 王士禛《分甘余话》:“二子可谓失其本心,无耻之尤者也。”
例句至于替魏忠贤建立生祠,更被人们认为是“无耻之尤”(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八章)
7、遗臭万年解释遗臭:死后留下的恶名。死后恶名一直流传,永远被人唾骂。
出处《晋书·桓温传》:“既不能流芳百世,不足复遗臭万载耶?”
例句卖国投敌的小丑们,没有一个不是遗臭万年的。
8、卑躬屈膝解释卑躬:低头弯腰;屈膝:下跪。形容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
出处宋·魏了翁《江陵州丛兰精舍记》:“公卿大臣皆卑躬屈膝唯后,虽谢安石之贤也,而犹不能免。”
例句不管有多大困难也不能向朝廷卑躬屈膝,用变节投降的办法,苟安一时。(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
9、臭名远扬解释名:名声;扬:传播。坏名声传得很远。
出处《宋书 刘义真传》:“案车骑将军义真,凶恶之性,爰自稚弱,咸阳之酷,臭声远播。”
例句希特勒是一个臭名远扬的战争罪犯。
10、臭名昭著解释坏名声人人都知道。
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他们是贺衷寒系统的人,在前方打狗吃,臭名昭著。”
例句(1)汪精卫是个臭名昭著的大汉奸。(2)臭名昭著的秦桧,用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成为千古罪人。
11、流芳百世解释好的名声永远流传下去。
出处《三国志·魏志·后妃传》:“并以圣明,流芳上世。”《晋书·桓温传》:“既不能流芳百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耶!”
例句将军若扶汉室,乃忠臣也,青史传名,流芳百世。(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回)
12、恬不知耻解释做了坏事满不再乎,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
出处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八:“倪芳饮后,必有狂怪,恬然不耻。”宋·吕祖谦《左氏博议·卫礼至为铭》:“卫礼至行险,侥幸而取其国,恬不知耻,反勒其功于铭,以章示后。”
例句“打这个恬不知耻的走狗!”台下一片激怒的喊声,还是震动了台上的胡博士。(杨沫《青春之歌》第四十三章)
13、遗臭万载解释死后恶名流传,永远受人唾骂。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桓温]既而抚枕起曰: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邪!”
例句无
14、行险侥幸解释行险:冒险。冒险行事以求得意外的成功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例句章炳麟《民国光复》:“盖革命党人,忠实者固多,而好勇疾贫,行险侥幸者亦不少。”
写一句关于讽刺的词语:万年遗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