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陈普诗句-陈普的诗词

内容导航:

一、对《咏白鹭》和白鹭图的古诗进行欣赏 二、咏白鹭古诗 三、有关竹和茶的古诗词 四、关于竹叶青明前茶的诗句

一、对《咏白鹭》和白鹭图的古诗进行欣赏


一、《咏白鹭》原文:我在这边坐,尔在那边歇。

青天无片云,飞下数点雪。

作者:宋代-陈普译文:有的白鹭在这边坐着,有的在那边歇息。

青天之上白鹭飞过,好像出现了无边的云彩,飞下来几点白雪,原来是的羽毛。

赏析:在这里“我在这边坐,尔在那边歇。

”运用了互文的手法,描写很多白鹭在休息。

首先使用拟人手法,“坐”和“歇”描写白鹭休息的姿态。

“青天无片云,飞下数点雪。

”运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描写的白鹭飞行的姿态,晴天里好像有无边的白云一样,飞下的的羽毛就像白雪一样。

生动形象。

表达了诗人对于白鹭的喜爱之情。

《白鹭图》原文: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作者:明-刘羽译文:清清溪流中,小洲耸立。

芳草离离,鲜花开放。

一只白鹭孤独站立其间。

一生的清廉正直,没有人能够发现,只有肚子向斜阳叹息,自己的年岁已高。

赏析:诗人笔下的白鹭形象:孤傲,寂寞,追求清高而无人理解的形象。

从内容及表达手法两方面进行赏析。

清清溪流中,小洲耸立。

使用衬托、烘托、比喻手法一只白鹭孤独站立其间, 环境的幽美衬托出了这只白鹭的清高,孤傲与寂寞。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就像白鹭一样虽有高洁的志向却不被人理解,无人赏识的愁苦之情。

扩展资料:
一、咏白鹭创作背景:据说,陈普少年家贫,勤奋好学,聪明过人;五岁在田间见白鹭群飞而过,作《咏白鹭》。

诗句简洁如画,形象生动。

作者简介:陈普(公元年至年)字尚德,号惧齐,宁德人。

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

居石堂山。

南宋灭亡后,元朝朝廷听闻陈普多才,元世祖的谋士刘秉忠三次奏请授陈普为福建教授。

陈普以陶渊明自励,三不赴诏。


二、白鹭图创作背景:作者于湖边游玩,看见一只白鹭孤独的站的小洲的中央,就好像自己一样,不被理解不被赏识,有感而发,表达了自己的无人赏识的感慨。

作者简介:刘羽(?-)一作珝,字叔温,号古直,又号文和,山东寿光人。

明正统进士,成化(一四六五至一四八七年)中官至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

赠太保,谥文和。

书法飘逸,行草尤长。

《徐溥谦斋集-列卿纪》。

二、咏白鹭古诗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唐代: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绝句唐代: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出郊明代:杨慎高田如楼梯,平田如棋局。

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

《咏白鹭》陈普 宋我在这边坐,尔在那边歇。

三、有关竹和茶的古诗词

1.关于竹和茶的诗句有哪些 茶 1.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出自唐代钱起《与赵莒茶宴》 释义坐在竹林里面前放着紫茶,清净自然都忘了言语,这美好的感觉胜过美丽的鸟儿们和让人沉醉的晚霞。

2. 水阁弄清风,黯黯满园肥绿。

茶罢竹间携手,有佳人如玉。

——出自宋代姚述尧《好事近?赠王清叔》 释义清风吹过水阁,满园的植物碧绿油肥。

喝完茶和一起携手漫步竹林间,身旁佳人美如碧玉。

3. 对雨思君子,尝茶近竹幽。

儒家邻古寺,不到又逢秋。

-出自出自唐代贾岛《雨中怀友人》 释义看着窗外的雨让人十分思念你,在幽静的竹林边品尝茗茶。

文儒的你家里邻近古寺,又到秋天了你一直没有到来。

4. 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

极目犹龙骄马,流水轻车。

——出自宋代李清照《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释义当年我们曾一起赏景,用香料熏染衣裳,用慢慢的小火煨茶。

放眼望去轿马如龙,轻盈的车子像流水般滑过。

5. 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 宋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释义满满长途让人昏昏欲睡,炎热的日头高高挂在头顶晒的人很干渴想要喝茶。

竹 6.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出自唐代王维《竹里馆》 释义一个人坐在幽静的竹林中,一边弹琴一边长啸。

7. 苍梧千载后,斑竹对湘沅。

欲识湘妃怨,枝枝满泪痕。

——出自唐代刘长卿《斑竹》 释义千年以后的九嶷山,斑竹和湘沅相对无言。

想要明了湘妃的幽怨,竹枝上都诗她的泪痕。

8. 松风桧雨到来初,急引铜瓶离竹炉。

——出自宋代罗大经《茶解》 释义松林桧树间风起小雨初下,我们赶紧将铜瓶之类的物件从竹林间的炉火旁拿走。

9. 窗前一丛竹,清翠独言奇。

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

——出自齐朝谢眺《咏竹》 释义窗前有一丛竹子,青翠欲滴的样子看起来很清奇。

南边的枝条和北边的竹叶相联,新生出来的笋子和老的枝子夹杂在一起。

10. 原野旷超缅,关河纷杂重。

清晖映竹日,翠色明云松。

——出自唐代李白《夕霁杜陵登楼寄韦繇》 释义原野空旷广阔,关河纷纷扰扰声音重重叠叠。

清冷的霞光映照着竹林,翠绿的颜色使云彩和松树看起来都明亮了很多。

2.关于竹和茶的诗句 茶和竹的诗句 七绝.缘茶竹间 蒙顶仙茗扬古道,祖师甘露洒茶包。

茶和竹的诗句 一壶几瓣竹间韵,香满人间日月高。

寒夜客来茶当酒,共品诗愁会佳友。

青竹斑斑潇湘愁,轻叹华年不锦绣。

山岩难挡竹坚忍,且拔青节向云天。

红尘纷扰无处至,香茗一盏醉翩跹。

茶韵 晨曦采得日初霞,夜半情依月桂花。

岭上浇溪天水直,枝头饮露蕊芽斜。

雨前瘦叶龙泉液,醉后肥根虫蜕渣。

茶品孤高痴旧韵,群山绝品一仙家。

茶渊 神农尝遍三湘草,独爱尖芽化毒晶。

茶和竹的诗句 夺目奇葩攻气畅,清肠圣药喻心明。

大唐陆羽宣茶道,两宋皇家赋画情。

墨客修齐平觉悟,四方求索拜神京。

茶道 古树芊芊遍五洲,养茶炒制祖先遒。

儒家复礼致尧舜,老子随天专静修。

鸿渐一心经圣道,板桥八怪写神流。

琴棋书画诗词赋,松竹梅兰菊共悠。

赠紫光 记得高楼崛起日,车如流水马如云。

红尘卷裹苍头血,黄土坯烧矿仔坟。

痛惜民脂思改制,可怜国税虑休焚。

暮鸦巢树惊荒野,无奈沧桑笑寡君。

优昙花开 佛祖涅槃先预断,优昙再现我回轮。

真经藏妙须澄乱,伪学言疵必化循。

信众仓惶贪摆渡,浮生厌倦贿开津。

可怜弥勒同门祸,东土龙胎换蚤沦。

对联:"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 此联为清代名士溥山所题.作者是画家,也是诗人.此联恰是一幅素描风景名画,潇潇竹雨,阵阵松风,在这样的环境中调琴煮茗,读书赏月,的确是无边风光的雅事.将此联与任何一幅山川煮茗图相配都是不俗的. 秋夜凉风夏时雨,石上清泉竹里茶. 秋夜凉风,夏时阵雨,其清爽,其舒逸,有何能比?松涛环绕,竹林婆娑,唯此境隔竹支灶,听风声水声,始可与夏雨秋风相配. 竹荫遮几琴易韵,茶烟透窗魂生香. 园中置几案,扶瑶琴,隔窗有侍童烹茶,茶烟透窗,为墨增香.竹生水畔,荷香暗动,月上中天,影落荷池,其情其景让人顿生隔世之意。

3.关于茶和竹的诗句 茶的诗句: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

(李清照)待羔儿、酒罢又烹茶,扬州鹤。

(辛弃疾)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

(张大烈)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辛弃疾)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陆游)更多关于茶的诗句:/zt//竹的诗句: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刘孝先)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杜甫)夜深风竹敲秋韵。

万叶千声皆是恨。

(欧阳修)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希望对你有帮助。

4.茶与竹子的诗句
1、竹下忘言对紫茶 唐 钱起 《与赵莒茶宴》
2、茶罢竹间携手 姚述尧2 《好事近·水阁弄清风》
3、都不见、擘竹分茶 宋 张炎 《春从天上来·海上回槎》
4、山童隔竹敲茶臼 唐 柳宗元 《夏昼偶作》
5、烧竹煎茶夜卧迟 唐 姚合 《送别友人》
6、茶烟熏杀竹 唐 姚合 《病僧》
7、尝茶近竹幽 唐 贾岛 《雨中怀友人》 8、茶烟过竹阴 李中 《献徐舍人》 9、竹炉茶灶火深红 元 丘处机 《望江南 鸣鹤馀音卷之二》 10、竹里供茶 元 白朴 《沁园春 吕道山左丞觐回,过金陵别业。

至元》 1
1、煮茶烧竹夜谈玄 元 王冕 《玄真观》 1
2、分茶.竹 元 关汉卿 《南吕一枝花 不伏老》 1
3、隔竹敲茶赖小童 宋 陆游 《冬夜戏书》 1
4、阴阴竹坞安茶灶 宋 陆游 《见事》 1
5、竹院随僧自在茶 宋 陆游 《南堂杂兴》 1
6、寻僧竹院逢茶熟 宋 陆游 《戏遣老懹》 1
7、隔竹敲茶赖小童 宋 陆游 《醉眠初起书事》 18、依依茶坞竹篱间 宋 黄庭坚 《以梅馈晁深道戏赠二首》 19、竹间是茶烟 宋 敖陶孙 《毕叔兹可扫园赏牡丹》 20、竹径茶烟细 宋 韩维 《题余山人壁》 2
1、竹露湿茶因 宋 李若水 《次韵唐彦英留题学舍》 2
2、竹火江茶谭夜禅 宋 李石 《送叔规》 2
3、种竹养茶双碧重 宋 李新 《留题华严壁》 2
4、种竹养茶家计薄 宋 李新 《游法济寺》 2
5、茶罢移床就竹眠 宋 林季仲 《游大龙湫宿寿昌竹轩》 2
6、竹房不见夜呼茶 宋 林景熙 《哭德和伯氏六首》 2
7、竹院几烹茶 宋 楼钥 《鲍潮州挽词》 28、茶烟竹下孤 宋 苏轼 《雨中邀李范庵过天竺寺作》 29、竹间曾煮茶 宋 苏舜元 《钓鳖石》 30、竹色带茶烟 宋 王琮 《北山访僧晚归》 3
1、过僧竹院茶争美 宋 王之道 《和彦逢弟春日即事》 3
2、松竹阴中碾建茶 宋 王仲修 《宫词》 3
3、山童隔竹敲茶臼 宋 吴泳 《游大玲珑小玲珑》 3
4、竹迳连茶坞 宋 杨侃 《游梅山寺》 3
5、有竹近茶灶 宋 姚勉 《莲竹鹤》 3
6、煎茶竹里烟 宋 虞俦 《罢郡游何山》 3
7、蓬山点茶竹阴底 宋 张耒 《直庐联句》 38、竹炉沸鼎茶 宋 赵良坡 《雪水庵咏雪二十韵》 39、试敲折竹煎茶舌 宋 郑清之 《续诗之宠依韵以谢》 40、过余竹里煎茶久 宋 朱翌 《送福师》 4
1、茶疾竹薪干 唐 周贺 《题昼公院》 4
2、蓬山点茶竹阴底 宋 晁补之 《直庐联句》 4
3、隔竹已敲茶臼雪 宋 方岳 《次韵牟监薄》 4
4、荒凉竹院午敲茶 宋 林景熙 《鹤林寺》 4
5、茶瓯疏竹孤寺 宋 林景熙 《六言》 4
6、更种竹间茶 宋 刘宰 《冯心岭》 4
7、茶烟竹际凝 宋 释简长 《赠郝礼丞》 48、茶烟远趁竹风回 宋 于石 《栖真院》 49、清风竹径临茶灶 明 陈铎 《春日喜程大祥见过》 50、竹床藤簟茶初熟 明 方太古 《客散》 5
1、江竹浸茶圃 明 丰越人 《早夏阳羡山中病起有怀汉陂舅李宾父》 5
2、竹垆鼎沸烹茶 明 韩上桂 《得也字戏为解嘲六言二十八韵示汝载》 5
3、竹罅松火茶烟暖 明 吉雅谟下 《鹤年弟尽弃纨绮故习清心学道特遗楮帐资其澹》 5
4、茶飘竹外烟 明 居节 《过陆华甫西溪草堂》 5
5、寄君茶碾湘江竹 明 居节 《无题二首》 5
6、石上清香竹里茶 明 陆容 《送茶僧》 5
7、隔竹敲茶妨鹤梦 明 浦瑾 《闲居漫兴(五首)》 58、俄闻竹间响茶臼 明 沈一贯 《四明山歌》 59、竹坞炊茶过午烟 明 汤显祖 《四月八永安禅院期超无》 60、竹里茶烟起定僧 明 王守仁 《登凭虚阁和石少宰韵(南京作)》 6
1、竹炉纱帽建溪茶 明 王稚登 《送曹能始进士北上》 6
2、如缕茶烟依竹试 明 王宗沐 《寄李一吾在告》 6
3、茶灶竹间生白烟 明 文质 《和韵奉寄二首》 6
4、煎茶移竹火 明 张民表 《汪明生》 6
5、茶烟隔竹消 元 张宪 《送哲古心往吴江报恩寺》 6
6、茶烟如缕竹萧萧 明 赵次诚 《溪居晚酌》 6
7、竹下茶瓯不复同 明 周榘 《吊席心斋炼师和少师姚公韵》。

5.关于茶和竹的诗句 茶的诗句: 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

(李清照) 待羔儿、酒罢又烹茶,扬州鹤。

(辛弃疾) 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

(张大烈) 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辛弃疾)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陆游) 更多关于茶的诗句:/zt// 竹的诗句: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刘孝先)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杜甫) 夜深风竹敲秋韵。

万叶千声皆是恨。

(欧阳修)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 希望对你有帮助。

6.关于茶的古诗20首
1、山泉煎茶有怀 唐代: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译文:坐着倒一鼎清凉的水,看着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细末如尘。

手端着一碗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


2、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唐代:皎然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译文:越人送给我剡溪名茶,采摘下茶叶的嫩芽,放在茶具里烹煮。

白瓷碗里漂着青色的饽沫的茶汤,如长生不老的琼树之蕊的浆液从天而降。

一饮后洗涤去昏寐,神清气爽情思满天地。

再饮清洁我的神思,如忽然降下的飞雨落洒于轻尘中。

三饮便得道全真,何须苦心费力的去破烦恼。

这茶的清高世人都不知道,世人都靠喝酒来自欺欺人。

愁看毕卓贪图饮酒夜宿在酒瓮边,笑看陶渊明在东篱下所做的饮酒诗。

崔使君饮酒过多之时,还会发出惊人的狂歌。

谁能知饮茶可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传说中的仙人丹丘子了解。


3、品令·茶词 宋代:黄庭坚 凤舞团团饼。

恨分破、教孤令。

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

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

醉乡路、成佳境。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译文:几只凤凰在凤饼茶上团团飞舞。

只恨有人将茶饼掰开,凤凰各分南北,孤孤零零。

将茶饼用洁净的金渠细心碾成琼粉玉屑,但见茶末成色纯净,清亮晶莹。

加入好水煎之,汤沸声如风过松林,已经将酒醉之意减了几分。

煎好的茶水味道醇厚,香气持久。

饮茶亦能使人醉,但不仅无醉酒之苦,反觉精神爽朗,渐入佳境。

就好比独对孤灯之时,故人从万里之外赶来相逢。

此种妙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惟有饮者才能体会其中的情味。


4、满庭芳·茶 宋代:黄庭坚 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

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

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

纤纤捧,研膏浅乳,金缕鹧鸪斑。

相如,虽病渴,一觞一咏,宾有群贤。

为扶起灯前,醉玉颓山。

搜搅胸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

归来晚,文君未寐,相对小窗前。

译文:北苑茶山春风浮动,茶饼形状万千,方的如圭器,圆的如璧玉,都十分珍贵。

茶饼被研磨地粉碎,进奉御用,可谓有功社稷,可与凌烟阁中为国粉身碎骨的忠臣功德并列。

这茶又能战胜酒醉风流,解除春天的睡衣,清神醒脑,排忧解愁。

纤纤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茶盏,茶盏绣着金边,纹色如鹧鸪鸟的羽毛。

司马相如虽有渴疾,一觞一咏,引来群贤宾客。

相如起做灯前,酒兴文采,风姿挺秀。

竭尽胸中万卷诗篇,文辞充沛,犹如三峡落水。

相如酒醉,很晚才归家,文君并没入寝,两人相对,坐在小窗前面。


5、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 唐代:柳宗元 芳丛翳湘竹,零露凝清华。

复此雪山客,晨朝掇灵芽。

蒸烟俯石濑,咫尺凌丹崖。

圆方丽奇色,圭璧无纤瑕。

呼儿爨金鼎,馀馥延幽遐。

涤虑发真照,还源荡昏邪。

犹同甘露饭,佛事薰毗耶。

咄此蓬瀛侣,无乃贵流霞。

译文:芳香的茶树丛掩隐在青翠的湘妃竹林里,叶上那滴滴神露凝聚着纯洁的光华。

更有这山寺的得道高僧深知茶道,在清晨采回了这珍奇的细嫩茶芽。

晨雾紧贴着石涧奔湍的山泉蒸腾而上,采茶之处离山崖之顶也不过咫尺之差。

盛茶的器具有圆有方,色泽绝非一般,茶叶品质如圭如璧,真是美玉无瑕。

我吩咐家人用华贵的茶具去煎这难得的奇茶,淡淡的余香弥漫到远处的人家。

这纯和的茶香让我的灵魂得以净化,并以自然的本真荡去内心的昏邪。

它如同佛祖如来那甘露一般的斋饭,一下子熏香了毗耶城和整个天下。

这香茶是蓬瀛仙客的友伴,谁不惊叹,恐怕更珍贵于天上神奇的仙酒流霞。

四、关于竹叶青明前茶的诗句

1. 关于明前茶的诗句 关于明前茶的诗句 1.关于春茶的诗句 春茶的诗句: 春风化雨明前茶,都是我辈山上摘。

今夜请你将我饮尽,我的生命便是这一口,你终于没能品出滋味的苦茶! 品春茶长在烟霞碧玉枝,清香雀舌报春时。

春茶作者:松明子丝丝缕缕拂面来,朵朵簇簇迎眼开。

春风化雨明前茶,都是我辈山上摘。

杀青初烘再摊晾,整形足干入市卖。

一撮一杯皆甘苦,到君案头须等待。

七绝·春茶两首采春茶 春风一笑绿山冈,喜见银芽处处芳。

兰指翻飞随蝶舞,采来云雾压千筐。

品春茶长在烟霞碧玉枝,清香雀舌报春时。

山泉泡出芝兰味,醉了骚人醉了诗。

小编补充:春茶一般指由越冬后茶树第一次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叶称为春茶。

春茶由于茶树营养物质丰富,故而叶肉肥厚,芳香物质和维生素含量较高,滋味鲜爽,香气强烈,外形条索紧结重实。

通常绿茶色泽绿润,红茶乌润,品质较好。

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分,再加上茶树经过了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氨基酸。

不但使春茶滋味鲜活且香气宜人富有保健作用。

2.关于 孟春 的诗句有哪一句 状江南·孟春 作者鲍防 朝代唐代 江南孟春天,荇叶大如钱。

白雪装梅树,青袍似葑田。

作者介绍 鲍防(722--790),唐诗人。

字子慎。

襄阳(治今湖北襄樊)人。

天宝十二载(753)登进士第,授太子正字。

大历初为浙东节度使薛兼训从事,官尚书郎。

五年(770)入朝为职方员外郎。

累迁至河东节度使。

德宗朝,历京畿、福建、江西观察使、礼部侍郎、京兆尹等职,以工部尚书致仕。

在浙东时,为越州诗坛盟主,与严维等联唱,编为《大历年浙东联唱集》二卷,与谢良辅全称“鲍谢” 3.有关于节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春节的: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关于清明的: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关于端午的: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关于中秋的: 《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关于重阳的: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谁知道明前茶怎么来的么 明前茶、雨前茶是我国长江流域江南茶区按节气对不同阶段春茶的称呼。

“明前茶”是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雨前茶”是清明后谷雨前采制的茶叶。

明前茶细嫩品质好,雨前茶品质尚好,谷雨后立夏前的茶叶一般较粗老,品质较差。

明前茶是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受虫害侵扰少,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

同时,由于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所以又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

中国的农历是每隔15天为一节气,大约3月5日左右是“惊蛰”,3月20日左右是“春分”,4月5日左右是“清明”,4月20日左右是“谷雨”,5月5日左右是“立夏”。

古老的农业生产一向来以节气为农事安排的指导。

茶叶生产也是一样,早发品种往往在“惊蛰”和“春分”时开始萌芽,“清明”前就可采茶。

明前茶由于芽叶细嫩,香气物质和滋味物质含量丰富,因此品质非常好。

但由于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物以稀为贵,明前茶就更显珍贵了。

古时贡茶求早求珍,于是把春茶划分为“社前茶”、“火前茶”和“雨前茶”三种。

社前,是指春社前,古代在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祭祀土神,称之为社日。

按干支排列计算,社日一般在“立春”后的41天至50天之间,大约在“春分”时节(3月20日左右),也就是比“清明”早半个月,这种春分时节采制的茶叶更加细嫩和珍贵。

我国唐代每年要求在清明日运至长安的紫笋贡茶,就应该是属“社前茶”了。

因为古时交通不便,在湖州长兴采制的顾渚紫笋茶,就是用快马日夜兼程运到长安(今西安),少说也得十天半个月。

因此,每年皇宫“清明宴”上所用的紫笋贡茶必定是“春分”时节特早萌芽而采制的茶叶。

火前,即明前,因为古人在寒食节有禁火三日的习俗,三日内不生火做饭,故称“寒食”,寒食节是清明节前一天,因此“火前茶”实际上就是“明前茶”。

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到达杭州龙井观看龙井茶采制时,曾作诗《观采茶作歌》,有诗句云“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是指“清明”前一日采制的龙井茶品质最好,过早采制太嫩,过迟采制太老。

雨前,即谷雨前,即4月5日以后至4月20日左右采制的茶叶称雨前茶。

雨前茶虽不及明前茶那么细嫩,但由于这时气温高,芽叶生长相对较快,积累的内含物也较丰富,因此雨前茶往往滋味鲜浓而耐泡。

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谈到采茶时节时说:“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

这对江浙一带普通的炒青绿茶来说,清明后,谷雨前,确实是最适宜的采制春茶的季节。

5.关于等人的诗句
1、《约客》 [ 宋 ]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译文 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时间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震落了点油灯时灯芯结出的疙瘩。


2、《夜雨寄北》 [ 唐 ]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 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

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


3、《逢入京使》 [ 唐 ]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4、《人日思归》 [ 南北朝 ]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译文 入春已经七天了,离开家已经有两年了。

回家的日子要落在春回大地北飞的雁群之后了,但是想回家的念头却在春花开放以前就有了。


5、《秋风词》 [ 唐 ] 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译文 秋风凌清,秋月明朗。

风中的落叶时聚时散,寒鸦本已栖息,又被明月惊起。

朋友盼着相见,却不知在何日,这个时节,这样的夜晚,相思梦难成。

走入相思之门,知道相思之苦。

永远的相思永远的回忆,短暂的相思却也无止境。

早知相思如此的在心中牵绊,不如当初就不要相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