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描写秋天不好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描写秋天不好的成语:不分上下、平分秋色、社燕秋鸿、望秋先零、未老先衰、叶落知秋、一叶知秋、月旦春秋

1、平分秋色

解释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

出处《楚辞·九辩》:“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宋·李朴《中秋》诗:“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例句这场足球赛,两队势均力敌,平分秋色,最后以1:1握手言和。

2、社燕秋鸿

解释燕子和大雁都是候鸟,但在同一季节里飞的方向不同。比喻刚见面又离别。

3、望秋先零

解释零:凋零。望见秋天将到就先凋零了。比喻体质弱,经不起风霜。也比喻未老先衰。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语言》:“松柏之姿,经霜犹茂。臣蒲柳之质,望秋先零,受命之异也。”

例句唐·宋璟《梅花赋》:“然而艳于春者,望秋先零;盛于夏者,未冬已萎。”

4、叶落知秋

解释看到树叶落,便知秋天到来。比喻从细微的变化可以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向。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叶落知秋,举一明三。”《续灯传录》:“弦动别曲,叶落知秋。”

例句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二章:“还是去年叶落知秋的时候,见过这位地委书记一面。”

5、一叶知秋

解释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出处《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例句老舍《四世同堂》:“看到梨枣,人们便有‘一叶知秋’之感。”

6、月旦春秋

解释比喻评论人物的好坏。

出处《后汉书·许劭传》:“初,劭与靖(劭从兄)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

7、未老先衰

解释年纪还不大就衰老了。多指由于精神或体力负担过重而导致过早衰老。

出处清·汪琬《与参议施先生书》:“琬殷忧(车感)轲,未老先衰。”

例句北京老将军们的歌声,是应该使一切精神上未老先衰的“假老头儿”惭愧的吧!(秦牧《不老》)

8、不分上下

解释不管上级和下级或指分不出高低胜负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14回:“一天到晚,粘股糖似的,不分上下,搅在一块儿坐马车、看夜戏、游花园。”

例句钱钟书《围城》:“主人说,圆桌子座位不分上下,可是乱不得,又劝大家多吃菜,因为没有几个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