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话难听的成语:持平之论、来历不明、良药苦口、甜言蜜语、忠言逆耳、花言巧语
1、持平之论解释持平:主持公道,没有偏向。指公正的意见。也指折中、调和的话。
出处《汉书·杜延年传》:“延年论议持平。”
例句此乃做书人持平之论;若是一概抹杀,便不成为恕道了。(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
2、花言巧语解释原指铺张修饰、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
出处《朱子语类》:“‘巧言’即今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
例句我以为法律上的许多罪名,都是花言巧语,只有一语以包括之,曰:可恶罪。(鲁迅《而已集·可恶罪》)
3、良药苦口解释好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衷心的劝告,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缺点错误很有好处。
出处《孔子家语·六本》:“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例句夫良药苦口,惟冼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三国志·吴志·孙奋传》)
4、来历不明解释来历:由来。人或事物的来历与经过不清楚。
出处宋·周密《癸辛杂识·前集·郑仙姑》:“适新建县有阙氏者,雇一婢,来历不明。”
例句一时错把她认作了一个来历不明之人,加上一番防范。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
5、忠言逆耳解释逆耳:不顺耳。正直的劝告听起来不顺耳,但有利于改正缺点错误。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史记·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
例句烟馆里的人,都看这人来历不明,劝他不要与那人要好,却是忠言逆耳,哪里听得。(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十三回)
6、甜言蜜语解释象蜜糖一样甜的话。比喻为了骗人而说得动听的话。
出处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二折:“化一盏茶吃,你可是甜言蜜语的,出家人那里不是积福处。”
例句卞福坐在旁边,甜言蜜语,劝了一回。(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