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四大名著中有关三个成语。一个名著地说

一、关于四大名著的成语 最好说出出自哪一部

1.三顾茅庐——《三国演义》

东汉末年,汉朝宗亲左将军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他们的谈话内容即《草庐对》。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当时占据新野(今河南新野)的刘备,带着大将关羽、张飞,三次到卧龙岗诸葛草庐山访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

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2.草船借箭——《三国演义》

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到十万余支箭,立下奇功。

由此,诸葛亮的胆识才智受到后人的赞美。

3.初出茅庐——《三国演义》

初出茅庐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初次出来做事,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刚到工作岗位上,缺乏经验。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扩展资料:

初出茅庐典故

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并拜为军师。而关羽、张飞对他不以为然。没过多久,曹操派大将夏侯惇领十万大军攻打新野,刘备找诸葛亮商议,诸葛亮说:"怕众将不听我令,愿借主公印剑一用。"刘备忙将印剑交给诸葛亮。诸葛亮开始集众点将。

在战斗中,各将按诸葛亮吩咐行事,直杀得曹兵丢盔弃甲。诸葛亮初次用兵,神机妙算,大获全胜。关羽、张飞等佩服的五体投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初出茅庐

二、四大名著中的成语故事

不打不相识 保国安民 不怀好意 搬口弄舌 闭口无言 兵强将勇 不三不四 不识局面 逼上梁山 不识泰山 不世之业 百无一能 百依百随 表壮不如理壮不知颠倒 不知疼痒 撑岸就船 从长计较 从长商议 彻里彻外 彻里至外 成群作队 仇人相见,分外眼明 垂首丧气 喘息未定 藏踪蹑迹 德薄才疏大败亏输 独出心裁
《西游记》
三头六臂 拖男契女 三五成群 长年累月 福星高照 一本正经,万事不求人, 好自为之. 黄河之上水天来, 源远流长, 天真烂漫. 一不做二不休,手下留情.此地无银三百两,不打自招 妖言惑众,少见多怪,火眼金睛 死心塌地.光天化日胆战心惊
《红楼梦》
机关算尽太聪明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刘姥姥进大观园 金玉良缘 多愁善感 青云直上 风花雪月 玉洁冰清通古博今 涎皮赖脸 河东狮吼 老成持重 风尘碌碌 无可如何 锦衣纨裤 饫甘餍 晨夕风露 阶柳庭花 了然不惑 自怨自叹 高谈快论荣华富贵利物济美中不足 好事多魔 乐极悲生 人非物换 静极思动 无中生有安身乐业离合悲欢 青天白日 青红皂白 炎凉世态 不可胜数自相矛盾不近人情
《三国演义》
一手包办 一举两得 一臂之力一亲芳泽 七步成诗 三顾茅庐 下笔成章 不出所料 不由分说不知所云 不容偏废乘虚而入 五内如焚 人生如寄 仰人鼻息 伯仲之间 位极人臣 作奸犯科 偃旗息鼓 出言不逊 初出茅庐 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
1.红楼梦
哀哀欲绝 哀痛欲绝 挨冻受饿 安身乐业 安心乐业
安心乐意 熬油费火 巴高望上 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百里挑一
2.水浒传:
鞍马劳倦 巴山度岭 百依百随 搬口弄舌 报仇雪耻
杯蛇鬼车 闭口无言 不按君臣 不避水火 不打不相识
不怀好意 不识局面 不知颠倒 不知疼痒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3.三国演义
安身之地 昂然直入 傲慢少礼 傲睨得志 傲睨自若
傲贤慢士 懊悔无及 把薪助火 班师回朝 半筹莫展
宝刀不老 饱学之士 背若芒刺 倍道而进 别作良图
兵精粮足 秉烛待旦 拨云雾见青天 不成体统 不置褒贬
步罡踏斗 才薄智浅 残暴不仁 苍生涂炭 长驱直进
尺寸可取 赤膊上阵 赤身露体 赤身裸体 踌躇不决
4.西游记:
安神定魄 安心定志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百下百着 半路出家

三、写出三个与四大名著有关的成语并写出相关人

四大名著歇后语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草船借箭——自有妙计
  草船借箭——巧用天时
  草船借箭——用人的箭射人的靶
  草船借箭——有误(雾)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晁盖的军师——无(误)用
  林黛玉葬花——自叹命薄

  关公斗李逵——大刀阔斧
  张飞穿针——大眼对小眼
  孔明夸诸葛亮——自夸自

  关二爷的胡子——然(髯)也
  关公的脸——红到头了
  关公的眼睛——睁不开

  林冲买宝刀——中了诡计
  林冲误闯白虎堂——单刀直入
  林冲到了野猪林——绝处逢生
  林冲棒打洪教头——专找破绽下手
  林冲看守草料场——英雄无用武之地
  林冲上梁山——逼出来的

  猪八戒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
  猪八戒见了白骨精——垂涎三尺
  猪八戒拉着西施拜天地——压根不配
  猪八戒招亲——凡心难丢
  猪八戒进了女儿国——不想走了

  黑旋风劈宋公明——错看(砍)了人
  唐僧看书——一本正经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周瑜摆手——嘟嘟(都督)叫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刘姥姥出大观园——满载而归

  贾宝玉的丫环——喜(袭)人
  王熙凤害死尤二姐——心狠手毒
  诸葛亮哭周瑜——假悲假叹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唐三藏念紧箍咒——痛苦在后(猴)头
  孙猴子吃蟠桃——自食其果
  卢俊义上梁山——不请自来
  张顺浪中斗李逵——以长攻短

  (一)红楼梦中的歇后语
  1膊折了往袖子里藏——自掩苦处(第7回 焦大)
  2坐山观虎斗——坐收其利(第16回 王熙凤)
  3借剑杀人——不露痕迹(第16回 王熙凤)
  4引风吹火——费力不多(第16回 王熙凤)
  5站干岸——-不沾事(湿)(第16回 王熙凤)
  6推倒油瓶不扶——懒到家了(第16回 王熙凤)
  7狗咬吕洞宾——不识好歹(第25回 彩霞)
  8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宴席(第26回 红玉)
  9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家(第19回 李嬷嬷 )
  10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扣了环了(第30回 王熙凤)
  11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第30回 金钏)
  12九国贩骆驼的——到处兜揽生意(第46回 鸳鸯)
  13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第46回 鸳鸯)
  14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第46回 鸳鸯)
  15黄柏木作磐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第53回 贾珍)
  16聋子放炮仗——散了(第54回 王熙凤)
  17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儿(第60回 芳官)
  18仓老鼠和老鸹去借粮——守着的没有,飞着的有(第61回 柳氏)
  19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第65回 尤三姐)
  20见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第65回 尤三姐)
  21耗子尾巴上长疮——多少脓血儿(第68回 王熙凤)
  22顶梁骨走了真魂——吓得要命(第68回 王熙凤)
  23锯了嘴子的葫芦——没口齿(第68回 王熙凤)
  24小葱拌豆腐——清的清白的白(第74回 王夫人)
  25可着头做帽子——要一点富余也不能(第75回 鸳鸯)
  26羊群里跑出骆驼来了——就只你大(第88回 贾母)
  27含着骨头露着肉——吞吞吐吐(第88回 王熙凤)
  28焦了尾巴稍子——绝后(第117回 众人 )
  (二)西游记中的歇后语
  1蛇头上苍蝇——自来的衣食(第28回 妖怪)
  2乍入芦芋——不知深浅(第32回 孙悟空)
  3皮笊篱——一捞个罄尽(第39回 孙悟空)
  4糟鼻子不吃酒——枉担其名(第39回 猪八戒)
  5磨砖砌的喉咙——又光又溜(第47回 众僮仆)
  6尖担担柴——两头脱(第57回 猪八戒)
  7吃了磨刀水的——秀气在内(第67回 孙悟空)
  8狗咬尿泡——空欢喜(第71回 作者)
  9铁刷帚刷铜锅——家家挺硬(第77回 作者)
  10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汤里来,水里去(第81回 猪八戒)
  11和尚拖木头——做出了寺(第83回 哪吒太子)
  12贩古董的——识货(第86回 小妖)
  13苍蝇包网儿——好大面皮(第87回 葛仙翁)
  14三钱银子买个毛驴——自夸骑得(第93回 沙僧)
  15皮肉粗糙,骨骼坚强——各有一得可取(第93回 猪八戒)
  (三)水浒传中的歇后语
  1贼去了关门——迟了(第5回 周通)
  2瓮中捉鳖——手到拿来(第18回 刘高)
  3阎罗王面前——没放回的鬼(第21回 阎婆惜)
  4花木瓜——空好看(第24回 潘金莲)
  5马蹄刀木勺里切菜——水泄不露(第24回 郓哥)
  6孙武子教女兵——十捉九着(第24回 王婆)
  7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第26回 作者)
  8披麻救火——惹焰烧身 (第21回 作者)
  9灯蛾扑火——惹焰烧身(第27回 作者)
  10一佛出世,二佛涅磐——死去活来(第39回 作者)
  11割猫儿尾拌猫儿饭——自供自(第62回 蔡福)
  12佛面上去刮金——刻薄(第83回 军校)
  13雪狮子向火——酥了半边(第101回 作者)
  贾宝玉住在小西屋——到哪儿说哪儿
  正白旗的曹雪芹——真个别
  个二爷的蓝点颏——又哨起来了
  猪八戒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
  猪八戒见了白骨精——垂涎三尺
  猪八戒拉着西施拜天地——压根不配
  猪八戒招亲——凡心难丢
  猪八戒进了女儿国——不想走了

  黑旋风劈宋公明——错看(砍)了人
  唐僧看书——一本正经
  刘姥姥出大观园——满载而归
  贾宝玉的丫环——喜(袭)人
  王熙凤害死尤二姐——心狠手毒
  诸葛亮哭周瑜——假悲假叹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唐三藏念紧箍咒——痛苦在后(猴)头

  一)红楼梦中的歇后语
  1膊折了往袖子里藏——自掩苦处(第7回 焦大)
  2坐山观虎斗——坐收其利(第16回 王熙凤)
  3借剑杀人——不露痕迹(第16回 王熙凤)
  4引风吹火——费力不多(第16回 王熙凤)
  5站干岸——-不沾事(湿)(第16回 王熙凤)
  6推倒油瓶不扶——懒到家了(第16回 王熙凤)
  7狗咬吕洞宾——不识好歹(第25回 彩霞)
  8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宴席(第26回 红玉)
  9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家(第19回 李嬷嬷 )
  10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扣了环了(第30回 王熙凤)
  11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第30回 金钏)
  12九国贩骆驼的——到处兜揽生意(第46回 鸳鸯)
  13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第46回 鸳鸯)
  《三国演义》

  (一)成语

  桃园三结义
  三顾茅庐
  草船借箭
  割须断袍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三足鼎立
  过五关斩六将
  乌合之众
  缓兵之计
  死心塌地
  虚张声势
  步步为营
  锦囊妙计
  七步成诗
  三顾茅庐
  初出茅庐
  危急存亡之秋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吴下阿蒙
  才高八斗
  如入无人之境
  对酒当歌
  煮豆燃萁
  七步之才
  八斗之才
  老骥伏枥
  望梅止渴
  单刀赴会
  木牛流马
  鞠躬尽瘁

  (二)歇后语

  后主降魏--不知羞耻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刘备编草鞋--内行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关羽赴宴--有胆有魄
  关羽看《春秋》--一目了然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
  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关羽做木匠—大刀阔斧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孔明挥泪斩马谡—执法如山
  孔明练琴--老生常谈
  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菜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张飞讨债--声势凶
  张飞上阵--横冲直撞
  张飞戴口罩--显大眼
  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
  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阿斗的江山--白送
  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周喻打黄盖--装样子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周瑜谋荆州—陪了夫人又折兵
  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隔门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
  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赵云大战长板坡--大显神威.
  吕步见貂禅--丢了魂!
  鲁肃上了孔明船—糊里糊涂
  马谡用兵—言过其实
  煮豆燃豆萁—自家人整自家人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
  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蒋干过江—净干失着事

  《红楼梦》

  (一) 成语

  骨肉分离
  太虚幻境
  曲径通幽
  鸳鸯在梁
  摸着石头过河
  风水宝地
  寻花问柳
  耳鬓斯磨
  锦衣纨裤
  饫甘餍肥
  茅椽蓬牖
  瓦灶绳床
  晨夕风露
  阶柳庭花
  了然不惑
  自怨自叹
  高谈快论
  人非物换
  静极思动
  消愁破闷
  追踪蹑迹
  好货寻愁
  谋虚逐妄
  胡牵乱扯
  贬恶诛邪
  伤时骂世
  酌酒吟诗
  偷香窃玉
  敝巾旧服

  (二) 歇后语
  膊折了往袖子里藏—自掩苦处
  坐山观虎斗—坐收其利
  借剑杀人—不露痕迹
  引风吹火—费力不多
  站干岸—-不沾事(湿)
  推倒油瓶不扶—懒到家了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歹
  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宴席
  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家
  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扣了环了
  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
  九国贩骆驼的—到处兜揽生意
  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
  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
  聋子放炮仗—散了
  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儿
  仓老鼠和老鸹去借粮—守着的没有,飞着的有
  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
  见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
  耗子尾巴上长疮—多少脓血儿
  顶梁骨走了真魂—吓得要命
  锯了嘴子的葫芦—没口齿
  小葱拌豆腐—清的清白的白
  可着头做帽子—要一点富余也不能
  羊群里跑出骆驼来了—就只你大
  含着骨头露着肉—吞吞吐吐
  焦了尾巴稍子—绝后

  《水浒传》

  (一) 成语
  腥风血雨
  心满意足
  一马当先
  逼上梁山
  不识泰山
  飞檐走壁
  一箭之遥
  人困马乏
  改邪归正
  徇私舞弊
  积草屯粮
  天诛地灭
  探头探脑
  有头有尾
  民穷财匮
  指手画脚
  两相情愿

  (二) 歇后语
  老虎扑食——三股劲
  史进认师父——甘拜下风
  林冲上山——官逼民反
  孙二娘开店——谋财害命
  石迁偷鸡——不打自招
  潘金莲给武松敬酒——别有用心
  李逵升堂办案——乱打一通
  李逵上阵——身先士卒
  武松看鸭子——英雄无用武之地
  梁山兄弟--不打不亲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抱打不平
  梁山的军师——无用(吴用)
  潘金莲不在家——没人伺候武大郎
  武大郎敲鼓——懵了点子
  武大郎上墙头——上不来下不去
  武大郎攀杠子——够不着
  武大郎玩夜猫子——啥人玩啥鸟
  武大郎趴在桥底下——瞅空
  李鬼的板斧——冒牌
  杨志卖刀——英雄末路

  《西游记》

  (一) 成语

  三头六臂
  拖男契女
  三五成群
  长年累月
  福星高照
  一本正经,
  万事不求人,
  好自为之.
  好吃懒做
  神通广大
  呼风唤雨
  普度众生
  法力无边

  (二) 歇后语
  猪八戒摔耙子—不干了
  猪八戒啃猪蹄—不知自觉(脚)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孙猴子的屁股—没定性
  唐三藏的书——本正经
  猪八戒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
  猪八戒见了白骨精—垂涎三尺
  猪八戒拉着西施拜天地—压根不配
  猪八戒招亲—凡心难丢
  猪八戒进了女儿国—不想走了
  蛇头上苍蝇—自来的衣食
  乍入芦芋—不知深浅
  皮笊篱—一捞个罄尽
  糟鼻子不吃酒—枉担其名
  磨砖砌的喉咙—又光又溜
  尖担担柴—两头脱
  吃了磨刀水的—秀气在内
  狗咬尿泡—空欢喜
  铁刷帚刷铜锅—家家挺硬
  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汤里来,水里去
  和尚拖木头—做出了寺
  贩古董的—识货
  苍蝇包网儿—好大面皮
  三钱银子买个毛驴—自夸骑得
  皮肉粗糙,骨骼坚强—各有一得可取

四、关于四大名著的成语

《红楼梦》金玉良缘 ,投鼠忌器,兰桂齐芳。 《西游记》三打白骨精 ,大闹天宫,心猿意马,心猿归正 《水浒传》逼上梁山 ,落草为寇,负荆请罪,武松打虎 《三国演义》 三顾茅庐 ,草船借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青梅煮酒,刮目相看,既生瑜何生亮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