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功败垂成的出处

一、“功亏一篑”“功败垂成”有什么区别?

功亏一篑
解释:亏:欠缺;篑:盛土的筐子。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作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
出自:《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示例:倘朝廷内外不和,动辄掣肘,必将使剿贼大事,~。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近义词:功败垂成、前功尽弃
反义词:大功告成、善始善终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指功败垂成
功败垂成
解释:垂:接近,快要。事情在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
出自:《三国志·杨阜传》:“弃垂成之功,陷不义之名,阜以死守之。”《晋书·谢玄传论》:“庙算有余,良图不果;降龄何促,功败垂成。”
示例:况且十二道金牌,他未必不知道是假的,何必就班师回去,以致~。(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一回)
近义词:功亏一篑、前功尽弃
反义词:大功告成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表示惋惜
前者指事情的完成是否,可以用于大范围的事件的,后者是主要指成功的关键,但并不一定就是完成了。比如有的事情需要10步做完,就在最后一步失败了,就用功亏一篑;有的事情步骤是10步,但是指需要8步就可以完成或者成功的,就用功败垂成

二、成语 功亏一篑 和 功败垂成 的区别

成语作为熟语的一类,是「固定短语」而非「词语」。 因此,要是说「功亏一篑为副词,功败垂成为形容词」,恐怕只能是想当然的套用。一个短语是有其内部结构的,说「功亏一篑」是主谓短语,「功败垂成」是偏正短语,还有所依据;划分词性就完全没必要了。
详细分析: 先放上两个词的释义,相关资料均引自汉典。 功败垂成:功业即将取得成就之时突然失败了。——「功败垂成」的解释 功亏一篑:堆山只亏欠一筐土而没有达到要求的高度。形容仅仅缺少再坚持一下的努力而告失败。——「功亏一篑」的解释 汉典 ic.net 值得一提的是,在链接中,二者是互为同义词的。这意味着多数情况下它们都可以互换使用。 但是二者还是有所区别的。 「功败垂成」一词中容易令人误解的是「垂」。此处的「垂」是「接近」的含义。考虑到其出处 《晋书》中是「庙算有遗,良图不果,降龄何促,功败垂成」这样字数匀齐的语言风格;再考虑到我得出了一个很民科的猜想: 「功败垂成」也许是从「功败于垂成之际」这样的说法中凝炼出来的。 进一步结合前面提到的释义,可以看出「功败垂成」的侧重点: 「功败垂成」强调「崩溃的时刻」; 而「功亏一篑」的完整版应是「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后来我们往往只使用后半句因为足以表其意。 「篑」指一种盛土的竹具,「一篑」自然也就是「一筐土」。词中特地提到这一筐土,是因为「这是事情没有成功的关键」。 显然, 「功亏一篑」强调「导致失败的微小差距」;

三、功败垂成的败什么意思

功败垂成
[读音][gōng bài chuí chéng]
[解释]垂:接近,快要。事情在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
[出处]《晋书·谢安传论》:“庙算有遗;良图不果;降龄何足;功败垂成。”
[例句]试验越接近尾声,越要谨慎小心,任何一个小小的误差,都会~。
[近义]功亏一篑壮志未酬半涂而废

四、成语 功亏一篑 和 功败垂成 的区别

功败垂成
出处:
《晋书·谢玄传论》:“庙算有余,良图不果;降龄何促,功败垂成。”

拼音:gōng bài chuí chéng

解释:
垂:接近,快要。事情在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

同义词:功亏一篑 前功尽弃

反义词:大功告成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