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一个人有眼光的成语:别具慧眼、登高望远、独具只眼、独具慧眼、独到之处、放眼世界、过目成诵、过目不忘、慧眼独具、见微知著、见贤思齐、炯炯有神、具一只眼、眉目传情、明眸皓齿、明辨是非、目光炯炯、目光如炬、眼观六路、以小见大、以微知著、以观后效、有眼无珠、远见卓识、真知灼见、顾命大臣、高瞻远瞩、一见钟情、见机行事
1、别具慧眼解释慧:聪明,有才智。具有独到眼光,高明的见解。
出处宋·叶寘《爱日斋丛钞》:“(杨万里)又有《送彭元忠》诗:‘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
例句他别具慧眼,一眼就看出她的企图。
2、登高望远解释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
出处《吕氏春秋·顺说》:“顺风而呼,声不加疾也,际高而望,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
例句郁达夫《住所的话》:“房子亦不必讲究,只须有一处可以登高望远的高楼,三间平屋就对。”
3、独具只眼解释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形容眼光敏锐,能看到别人不易发现的事物。
出处宋·杨万里《送彭元忠县丞北归》诗:“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
例句这篇大文,除用戚施先生的话,赞为“独具只眼”之外,是不能有第二句的。(鲁迅《准风月谈·后记》)
4、独到之处解释指与众不同的特殊的地方或见解。含褒意。
出处清·况周颐《蕙风词话》第二卷:“往往独到之处,能以中锋达意,以中声赴节。”
例句往往独到之处,能以中锋达意,以中声赴节。(清·况周颐《惠风词话》第二卷)
5、放眼世界解释放眼:放开眼界,目光不局限在狭小范围内。放开眼界,纵观天下。也作“放眼乾坤”。
出处元·张养浩《过李溉之天心亭之二》:“放眼乾坤独倚栏,古今如梦水云间。”
例句无
6、过目不忘解释看过就不忘记。形容记忆力非常强。
出处《晋书·苻融载记》:“耳闻则育,过目不忘。”
例句公过目不忘,真天下奇才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7、过目成诵解释成诵:能背诵。看过一遍就能背下来。形容记忆力强。
出处《晋书·苻融载记》:“耳闻则诵,过目不忘。”《宋史·刘恕传》:“恕少颖司,书过目即成诵。”
例句天资高妙,过目成诵,出口成章。(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
8、见机行事解释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
出处《易·系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例句你去见机行事,得回再回方好。(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八回)
9、见微知著解释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出处《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宋·苏洵《辨奸论》:“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
例句明智的人善于见微知著,从而做出科学的论断,于是便成了所谓的未卜先知。
10、见贤思齐解释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出处《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例句则为他和曲填词,移宫换羽,使老夫见贤思齐,回嗔作喜。(元·关汉卿《谢天香》第四折)
11、眉目传情解释用眼色传递情意。多用于男女之间。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只你那眉眼传情未了时。”
例句因而乘机百般撩拨,眉目传情。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四回
12、一见钟情解释钟:集中;钟情:爱情专注。旧指男女之间一见面就产生爱情。
出处乃蒙郎君一见钟情,故贱妾有感于心。 清·古吴墨浪子《西湖佳话·西泠韵迹》
例句他们两个人一见钟情。
13、以观后效解释后效:以后的效果。指将罪犯从轻处分,再看他以后的表现。
出处《后汉书·安帝纪》:“秋节既立,鸷鸟将用,且复重申,以观后效。”
例句蒋中丞人尚忠厚,因见两司代为求情,亦就答应暂时留差,以观后效。(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八回)
14、远见卓识解释有远大的眼光和高明的见解。
出处明 焦靖《玉堂丛话 调护》:“解缙之才,有类东方朔,然远见卓识,朔不及也。”
例句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又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模范。(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15、眼观六路解释眼睛看到四面八方。形容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全面了解。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3回:“为将之道,身临战场,务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例句要是没有一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到处显出精明强干的能力,任凭你有天好的本事,满肚子的学问。老舍《赵子曰》
16、以小见大解释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
出处老舍《赵子曰》:“这样的事实不能算他的重要建设,可是以小见大,这几件小事不是没有完全了解新思潮的意义的人们所能办到的。”
例句以小见大,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为人。
17、以微知著解释微:微小;著:显著。从事物露出的苗头,可以推知它的发展趋向或他的实质。
出处宋·苏洵《辨奸论》:“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
例句无
18、真知灼见解释灼:明白,透彻。正确而透彻的见解。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真知灼见者,尚且有误,何况其他!”
例句两家之学皆深入宋儒之室,但以汉学为不可废耳,多倚墙之见,依违之言,岂真知灼见者哉!(江藩《汉学师承记·顾炎武》)
19、高瞻远瞩解释瞻:视,望;瞩:注视。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
出处汉·王充《论衡·别通篇》:“夫闭户塞意,不高瞻览者,死人之徒也哉。”
例句他们的切身的问题,也使他们无暇去高瞻远瞩的去关心与分析世界问题。(老舍《四世同堂》七十三)
20、明辨是非解释分清楚是和非、正确和错误。
出处《礼记·中庸》:“慎思之,明辩之,驾行之。”
例句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33章:“但是我希望你明智的心中,还能保存一点冷静的明辨是非的理智。”
21、明眸皓齿解释明亮的眼睛,洁白的牙齿。形容女子容貌美丽,也指美丽的女子。
出处三国魏·曹植《洛神赋》:“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例句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唐·杜甫《哀江头》诗)
22、目光炯炯解释炯炯:明亮的样子。两眼明亮有神。
出处清·叶廷琯《鸥陂渔话·葛苍公传》:“先达葛苍公讳麟,号瞿庵,性敏多才,状奇伟,目光炯炯有英气,胆力过人。”
例句他目光炯炯,英俊威武。
23、目光如炬解释目光发亮象火炬。形容愤怒地注视着。也形容见识远大。
出处《南史·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
例句中间坐着一位神道,面阔尺余,须髯满颊,目光如炬,肩臂启动,象个活的一般。(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五)
24、炯炯有神解释炯炯:明亮的样子。形容人的眼睛发亮,很有精神。
出处明·李开先《闲居集·九·泾野吕亚卿传》:“先生头颅圆阔,体貌丰隆,海口童颜,轮耳方面,两目炯炯有神,须虽整秀,异不多耳。”
例句许云峰虽然被敌人折磨得遍体鳞伤,但双目依然炯炯有神。
25、有眼无珠解释珠:眼珠。没长眼珠子。用来责骂人瞎了眼,看不见某人或某事物的伟大或重要。
出处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常言道,贤者自贤,愚者自愚,就似那薰莸般各别难同处,怎比你有眼却无珠。”
例句师父,弟子有眼无珠,不认得师父的尊容,多有冲撞,万望恕罪。(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二回)
26、慧眼独具解释在眼力或洞察力方面有独到之处
出处熊召政《张居正》第二卷第11回:“先帝选你做顾命大臣,可谓慧眼独具。”
例句我在这方面真是慧眼独具,无人能比
27、独具慧眼解释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能作出精细判断
出处丰子恺《谈自己的画》:“只有孩子们保住天真,独具慧眼,其言行多足供我欣赏者。”
例句曹禺《作莎士比亚的知音》:“独具慧眼的伟人,在昏昏不明处,却看穿知识的根苗。”
形容一个人有眼光的词语:具一只眼、顾命大臣
词语解释
1、具一只眼:指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
2、顾命大臣:1.帝王临终前托以治国重任的大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