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茕茕孑立成语来源是什么?

一、茕茕孑立成语故事

公元二六三年,魏国攻灭了蜀国。不到两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了西晋王朝。晋武帝司马炎为了笼络蜀国旧臣,征召他们到朝廷做官。李密也是被征召的一个,晋武帝要他当太子洗马。
李密主观上是愿意为晋王朝服务的,但客观上因为需要克尽孝道,终养祖母刘氏。因此上表陈情,辞不赴召。他所上的《陈情表》,辞语恳切,笔调婉曲动人。
李密在表中首先陈诉了自己的悲惨的身世:“由于父亲早亡,母亲改嫁了,祖母怜恤我这个孤儿,才抚养我长大,我没有叔伯。也无兄弟,门庭衰微,自己得子又很迟。可以说外无可以来往的近亲,内无照应门户的僮仆。只有我一个人孤苦伶仃地生活着,无依无靠。
经常形影相伴。但祖母又一直疾病缠身,时常睡在床上,需要我侍奉汤药。晋朝建立后,我被举为孝廉,后来又被举为秀才。我都因无人供养祖母而推辞不去。后来下了诏书,拜我为郎中,不久又让我当洗马。郡、县的官府都催我赶任,但祖母的病很重,使我进退两难。
圣朝以孝治天下,凡是孤老,都受到朝廷哀怜抚育。如今祖母年事已高,日薄西山(像太阳要没入西山一样),气息奄奄(连呼吸也很困难),能活多久很难预料。我没有祖母,也就没有我今天;祖母没有我,也不能终天年。我今年四十四岁,祖母今年九十六岁,
我为陛下尽忠的时间还很长,但给祖母尽孝的时间已经很短了,所以恳请陛下允许我终养祖母。”
晋武帝读了《陈情表》以后,深为感动,不再催李密上任。为嘉勉他的孝心,赐给他两个奴婢,并责成郡县供养他的祖母。刘氏去世后,李密守丧服终,才去担任洗马等官职。

二、茕茕孑立的成语典故

成语:茕茕孑立
拼音:qióng qióng jié lì
解释:孤身一人。形容一个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
成语故事:晋武帝统一全国后,推行“以孝治天下”,提倡孝敬父母及老人。他想启用西蜀尚书郎李密,就下诏书任命他为郎中。李密不愿做官,就写《陈情表》上书晋武帝,说自己的祖母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相依为命,待终养祖母后再出来做官。

三、成语词典茕茕孑立

孤独的样子

解释茕茕:孤独的样子;孑:孤单;形:指身体;吊:慰问。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四、用100字概括茕茕孑立这个成语的故事

茕茕孑立:孤身一人。茕茕,孤独的样子;孑,孤单。形容一个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出自出自晋代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