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描述冬天到来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描述冬天到来的成语:橙黄橘绿、冬裘夏葛、寒冬腊月、黄绵袄子、欺霜傲雪、十冬腊月、岁暮天寒、阳春白雪、银装素裹、数九寒冬、白雪茫茫、寒气逼人、风号雪舞、漫天飞雪、冰封雪盖

1、橙黄橘绿

解释指秋季景物。

出处宋·苏轼《赠刘景文》诗:“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2、冬裘夏葛

解释裘:皮衣;葛:葛麻衣。泛指美服。

出处《公羊传·桓公七年》:“士不及兹四者,则冬不裘,夏不葛。”

例句举得起,放得下,以便冬裘夏葛的同它换衣服。(清·吴趼人《痛史》第一回)

3、寒冬腊月

解释腊月:农历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

出处汉·无名氏《别诗(骨肉缘枝叶)》:“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例句寒冬腊月大雪纷飞,漫山遍野一片白色。

4、十冬腊月

解释指阴历十月、十一、十二月天气寒冷的季节。

出处清·无名氏《刘公案》第59回:“十冬腊月喝凉水,临死埋在灶火坑。”

例句老舍《正红旗下》:“到十冬腊月,她要买两条丰台暖洞子生产的碧绿的、尖上还带着一点黄花的黄瓜,摆在关公面前。”

5、岁暮天寒

解释指年底时候的寒冷景象。

6、黄绵袄子

解释比喻冬天的太阳。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壬寅正月,雨雪连旬,忽尔开霁。闾里翁媪相呼贺曰:‘黄绵袄子出矣。’”

7、欺霜傲雪

解释形容不畏霜雪严寒,外界条件越艰苦越有精神。比喻经过长期磨练,面对冷酷迫害或打击毫不示弱、无所畏惧。傲,傲慢、蔑视。

出处宋·杨无咎《柳梢青》:“傲雪凌霜,平欺寒力,搀借春光。”

例句俺端的欺霜傲雪志清高,看岩前斗巧,不比蓬蒿。明·无名氏《长生会》第三折

8、阳春白雪

解释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

例句长老听了,赞叹不已道:“真是阳春白雪,浩气冲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四回)

9、银装素裹

解释指雪下过之后的场景,(形容冬天的景色)形容雪后的美丽景色,一切景物都被银白色装裹起来。

例句当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南疆早已洋溢着盎然的春色。

10、数九寒冬

解释从数九(俗称“冬至”)开始就真正地进入一年中最冷的寒冬了。就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大致包括了公历三个月的冬季时节。其中,三九和四九最冷。意思是从数九开如就真正的进入一年中最冷的寒冬了。

描述冬天到来的词语:白雪茫茫、寒气逼人、风号雪舞、漫天飞雪、冰封雪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