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小孩勇敢的成语:奋不顾身、奋勇向前、浑身是胆、暮色苍茫、如日中天、锐不可当、身先士卒、无所畏惧、一往无前、一往直前、一马当先、勇猛直前、勇往直前、勇冠三军、孜孜不倦、一身是胆
1、奋不顾身解释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例句部下弟子,虽不敢谓久经训练,有勇知方,惟大义所在,却是奋不顾身。(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十五回)
2、浑身是胆解释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
出处《三国志·蜀志·赵云传》裴松之注引《云别传》:“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例句武松浑身是胆,赤手空拳打死了凶猛的老虎。
3、身先士卒解释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在也用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
出处《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资治通鉴·隋纪炀帝大业九年》:“玄感每战,身先士卒,所向摧陷。”
例句披坚执锐,临难不顾,身先士卒。(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
4、无所畏惧解释畏惧:害怕。什么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
出处此是绍之壮辞,云巴人劲勇,见敌无所畏惧,非实瞎也。 《魏书·董绍传》
例句为了达到建设新中国的目的,对于什么困难我们共产党人也是无所畏惧。(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5、一身是胆解释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
出处《三国志·蜀书·赵云传》注引《云别传》:“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例句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50章:“他作战勇敢,一身是胆,是一员难得的虎将。”
6、一往无前解释一直往前,无所阻挡。形容勇猛无畏地前进。
出处明 孙传庭《官兵苦战斩获疏》:“曹变蛟遵臣指画,与北兵转战冲突,臣之步兵莫不一往无前。”
例句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7、勇冠三军解释冠:位居第一;三军:军队的统称。指勇敢或勇猛是全军第一。
出处汉·李陵《答苏武书》:“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
例句三国时的张飞可谓勇冠三军,也由此而被后人传颂。
8、勇往直前解释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出处宋·朱熹《朱子全书·道统一·周子书》:“不顾旁人是非,不计自己得失,勇往直前,说出人不敢说的道理。”
例句人人惧摩拳擦掌,个个勇往直前。(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三回)
9、一往直前解释形容勇猛无畏地前进。同“一往无前”。
出处陶成章《浙案纪略》第四章第二节:“其行事也,常鼓一往直前之气,而不虑其他。”
例句他们把互相的爱悦和义无返顾、一往直前的心情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欧阳山《三家巷》十三
10、暮色苍茫解释指时已傍晚,天色昏暗,眼前的景物已模糊不清。
出处《茅盾散文·旅踪屐痕·海参崴印象》:“海参崴在冬季白昼时间极短。上午八时天还未大亮,下午五时,已经暮色苍茫。”
例句座间谈笑风声,不觉已是暮色苍茫。《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
11、一马当先解释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六回:“即便勒兵列阵,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
例句李自成看见敌人增加了援军,士气复振,就赶快把人马整顿一下,由他一马当先,继续猛冲猛攻。(姚雪垠《李自成》)
12、孜孜不倦解释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出处《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例句他长年累月孜孜不倦地工作。
13、如日中天解释好象太阳正在天顶。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
出处《诗经·邶风·简兮》:“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例句(1)诗歌发展到了唐代,诗人辈出,流派纷呈,如日中天。(2)我国经济建设如日中天,前程似锦。
14、锐不可当解释锐:锐气;当:抵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出处《后汉书·吴汉传》:“其锋不可当。”
例句那是锐不可当,无坚不摧的。(欧阳山《三家巷》八)
15、奋勇向前解释奋发而努力鼓起勇气朝前方挺进
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13回:“中有一二十个胆大的,奋勇向前跑去,见众人都不相随,又复站住。”
例句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那时军队有一种新气象,官兵之间和军民之间大体上是团结的,奋勇向前的革命精神充满了军队。”
16、勇猛直前解释勇猛地一直往前
出处宋·朱熹《答刘智夫书》:“若勇猛直前,便以头目脑髓布施,亦无不可也。”
例句朱自清《论气节》:“知识阶级开头凭着集团的力量勇猛直前,打倒种种传统,那时候是敢作敢为一股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