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小时候肮脏的成语:肮肮脏脏、不堪入目、面目全非、蓬头垢面、清尘浊水、乌烟瘴气、污七八糟、污泥浊水、污手垢面、阴谋诡计、欲盖弥彰、脏污狼藉、纸醉金迷
1、不堪入目解释指形象丑恶,使人看不下去。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三回:“此数肴也,以先生视之,固不堪入目矣。”
例句说着,早一屁股坐下,那种气极败坏的样子,实是不堪入目。(《晚清文学丛钞·瞎编奇闻》第三回)
2、蓬头垢面解释头发蓬乱,脸上很脏。旧时形容贫苦人生活生活条件很坏的样子。也泛指没有修饰。
出处《魏书·封轨传》:“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何必蓬头垢面,然后为贤?”
例句穷人的孩子蓬头垢面的在街上转,富人的孩子妖形妖势娇声娇气的在家里转。(鲁迅《热风·随感录二十五》)
3、清尘浊水解释清尘:喻他人;浊水:喻自己。比喻相隔很远,会面没有希望。
出处三国魏·曹植《七哀诗》:“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例句歙漆阿胶忽纷解,清尘浊水何由逢。(明·李昌褀《剪灯余话·田洙遇薛涛联句记》)
4、污七八糟解释形容十分杂乱。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可是,整个的北平都在污七八糟中,她所知道的'能人'们,都闭着眼瞎混。”
例句在这种污七八糟的地方,好人也会变坏。
5、乌烟瘴气解释乌烟:黑烟;瘴气:热带山林中的一种湿热空气,旧时认为是瘴疠的病原。比喻环境嘈杂、秩序混乱或社会黑暗。
出处毛泽东《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这样,汪精卫派和国民党的反共顽固派两家里应外合,把时局闹得乌烟瘴气了。”
例句这样,汪精卫派和国民党的反共顽固派两家里应外合,把时局闹得乌烟瘴气了。(毛泽东《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
6、污手垢面解释形容手脸都很肮脏。
例句无
7、脏污狼藉解释贪污、受贿,名声败坏,不可收拾。
出处《三国志·魏书·武帝纪》:“长吏多阿富贵戚,脏污狼藉。”
8、纸醉金迷解释原意是让闪光的金纸把人弄迷糊了。形容叫人沉迷的奢侈繁华环境。
出处宋·陶穀《清异录·居室》:“(痈医孟斧)有一小室,窗牖焕明,器皆金饰,纸光莹白,金彩夺目,所亲见之,归语人曰:‘此室暂憩,令人金迷纸醉。’”
例句我来到日本不久,听的不多,见的不广,但在五光十色、纸醉金迷的纷乱生活中,有些事物给我的刺激特别深。(杨朔《樱花雨》)
9、面目全非解释样子完全不同了。形容改变得不成样子。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陆判》:“举手则面目全非。”
例句它的厄运,是在好书被有权者用相似的本子来掉换,年深月久,弄得面目全非。(鲁迅《而已集·谈所谓“大内档案”》)
10、欲盖弥彰解释盖:遮掩;弥:更加;彰:明显。想掩盖坏事的真相,结果反而更明显地暴露出来。
出处《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章,惩不义也。”
例句与其欲盖弥彰,倒不如自己先认了。(闻一多《画展》)
11、肮肮脏脏解释不干净。比喻卑鄙、丑恶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一章:“而且黑颜料染得很不均匀,给人一种肮肮脏脏的感觉。”
12、污泥浊水解释比喻一切落后、腐朽和反动的东西。
出处三国·魏·曹植《七哀诗》:“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例句他决心痛改前非,用劳动的汗水洗刷身上的污泥浊水。
13、阴谋诡计解释诡:欺诈,奸滑。指暗地里策划坏的害人的坏主意。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大家如能个个像我,坦白地公开了自己的坏处,政治上用不着阴谋诡计。”
例句党处于敌人和同盟者的阴谋诡计的包围中,但是没有警觉性。(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