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描写男主冰冷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描写男主冰冷的成语:冰天雪地、冰壶秋月、冰消瓦解、冰清玉润、冰肌玉骨、冰清玉洁、冰雪聪明、冰魂雪魄、滴水成冰、虎尾春冰、涣然冰释、冷若冰霜、冷言冷语、临深履薄、履霜坚冰、漫天盖地、凄风冷雨、青蓝冰水、琼枝玉树、如履薄冰、王祥卧冰、夏虫不可以语冰、夏虫语冰、雪窖冰天、一片冰心

1、滴水成冰

解释水滴下去就结成冰。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出处宋·钱易《南部新书》:“严冬冱寒,滴水成冰。”

例句北方的冬天,十分寒冷,滴水成冰。

2、涣然冰释

解释涣然:流散的样子;释:消散。象冰遇热消融一般。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出处《老子》第十五章:“涣兮若冰之将释。”

例句误解和偏见并不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涣然冰释。

3、冷若冰霜

解释冷得象冰霜一样。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象冰霜一样冷。也比喻态度严正,不可接近。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俺老夫人治家严肃,凛若冰霜。”

例句笑起来一双眼又秀又媚,却是不笑起来又冷若冰霜。(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第二回)

4、冷言冷语

解释带讥讽的冷冰冰的话。

出处《宝林禅师语录》:“山门疏:关着门,尽是自家屋里,何须冷言冷语,暗地敲人?”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七:“只这冷言冷语,带讥带讪的,教人怎么当得!”

例句朱老忠一问,严志和又火呛起来,冷言冷语说:“那谁又知道呢?”(梁斌《红旗谱》三十六)

5、漫天盖地

解释指遍布天地之间。

出处清·蒲松龄《东郭外传》:“齐人漫天盖地说大话,把他那婆子喜的似风魔。”

例句无

6、凄风冷雨

解释凄风:寒冷的风;冷雨:冰冷的雨。形容天气恶劣。后用来比喻境遇悲惨凄凉。

出处《左传·昭公四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例句时遇秋天,怎当那凄风冷雨,过雁吟虫,眼前景物,无一件不是牵愁触闷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

7、青蓝冰水

解释“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的略语。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出处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四:“桐城派古文,望谿开之,海峰继之,至惜抱而其传始大,此天下之公言也。惜抱出于刘门,世几有青蓝冰水之喻。”

例句无

8、琼枝玉树

解释指披上冰雪的树木。也比喻品格高洁的人。

出处北宋·柳永《尉迟怀》词:“绸缪凤阵鸳被,深深处,琼枝玉树相倚。”

例句无

9、王祥卧冰

解释王祥卧冰求鱼以奉母。比喻子女孝顺父母。

出处你孝顺似那王祥卧冰。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三折

例句无

10、夏虫不可以语冰

解释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出处《庄子·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例句郎如此眼光浅,真是夏虫不可以语冰。(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七)

11、雪窖冰天

解释窖:收藏东西的地洞。到处是冰和雪。形容天气寒冷,也指严寒地区。

出处《宋史·朱弁传》:“叹马角之未生,魂销雪窖;攀龙髯而莫逮,泪洒冰天。”

例句今日荷戈边塞去,可堪雪窖复冰天。(清·黄遵宪《归过日本志感》诗)

12、一片冰心

解释冰心:清洁的心。形容性情淡泊,不求名利。

出处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例句梁遇春《致石民书六通》:“良心(交与Nurse)已如风前残烛,一片冰心,将付之东流矣。”

13、冰清玉润

解释象冰一样晶莹,如玉一般润泽。原指晋乐广卫玠翁婿俩操行洁白。后常比喻人的品格高洁。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刘孝标注引《卫玠别传》:“裴叔道曰:“妻父有冰清之姿,婿有璧润之望。”

例句他是冰清玉润,怎便肯随波逐尘。(明·高濂《玉簪记》第三十出)

14、冰壶秋月

解释冰壶:盛水的玉壶,比喻洁白。比喻洁白明净。多指人的品格。

出处宋·苏轼《赠潘谷》诗:“布衫漆黑手如龟,未害冰壶贮秋月。”

例句愿中如冰壶秋月,莹彻无瑕,非吾曹所及。(《宋史·李侗传》)

15、冰魂雪魄

解释冰、雪:如冰的透明,雪的洁白。比喻人品质高尚纯洁。

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忍苦为诗身到此,冰魂雪魄已难招。”宋·陆游《北坡梅》诗:“广寒宫里长生药,医得冰魂雪魄回。”

例句宋·陆游《北坡梅开已久一株独不着花立春日忽放一枝戏作》诗:“日日来寻坡上梅,枯槎忽见一枝开。广寒宫里长生药,医得冰魂雪魄回。”

16、冰肌玉骨

解释冰:晶莹。肌骨如同冰玉一般。形容女子肌肤莹洁光滑。

出处宋·苏轼《洞仙歌》词:“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例句换却冰肌玉骨胎,丹心吐出异香来。(元·张寿卿《红梨花》第二折)

17、冰天雪地

解释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出处清·蒋士铨《鸡毛房》:“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

例句你就在这儿吧,冰天雪地的上哪儿去?(老舍《骆驼祥子》十二)

18、冰清玉洁

解释象冰那样清澈透明,象玉那样洁白无瑕。比喻人的操行清白(多用于女子)。

出处汉·司马迁《与挚伯陵书》:“伏唯伯陵材能绝人,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洁,不以细行。”

例句他冰清玉洁,从不随波逐流。

19、冰消瓦解

解释比喻完全消失或彻底崩溃。

出处晋·成公绥《云赋》:“于是玄气仰散,归云四聚;冰消瓦解,奕奕翩翩。”

例句公以深谋,出其不意,雾廓云除,冰消瓦解。(《隋书·杨素传》)

20、冰雪聪明

解释比喻人聪明非凡。

出处唐·杜甫《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诗:“冰雪净聪明,雷霆走精锐。”

例句以冰雪聪明的文章,写雷霆精锐的思想,这种议论,就容易动人听闻了。(清·曾朴《孽海花》第十回)

21、虎尾春冰

解释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出处《尚书·君牙》:“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例句宋·朱熹《朱文公文集·择之……》:“烦君属和增危惕,虎尾春冰寄此生。”

22、履霜坚冰

解释履:踩,踏。踩着霜,就想到结冰的日子就要到来。比喻看到事物的苗头,就对它的发展有所警戒。

出处《易·坤》:“履霜坚冰至。”

例句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二程全书·伊川易传一》)

23、临深履薄

解释面临深渊,脚踩薄冰。比喻小心谨慎,惟恐有失。

出处《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例句岂可不临深履薄,以为至戒?(《后汉书·杨终传》)

24、夏虫语冰

解释比喻人囿于见闻,知识短浅。

出处语出《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例句不审倚伏之机,不明顺逆之故,是犹醯鸡处瓮,别有一天,夏虫语冰,莫知其候也。清王韬《六合将混为一》

25、如履薄冰

解释履:践、踩在上面。象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出处《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例句这任务关系着几千人的身家性命,我们如履薄冰,哪容有丝毫的疏忽大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