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和鬼迷心窍相关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和鬼迷心窍相关的成语:鬼迷心窍、后悔不及、糊里糊涂、迷途知返、伤天害理、执迷不悟

1、鬼迷心窍

解释鬼怪迷惑住心窍。指对问题认识不清。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61回:“一时鬼迷心窍,后悔不及。”

例句我真象从前的人说的“鬼迷心窍”了,现在可算把鬼打跑了!(赵树理《表明态度》)

2、后悔不及

解释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出处《左传·哀公六年》:“既成谋矣,何及其未作也,先诸?作而后悔,亦无及也。”

例句及至说出口来,一觉着自己这句不好意思,一时后悔不及。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二回

3、糊里糊涂

解释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三回:“难道龚定庵就这么糊里糊涂的给他们药死了吗?”

例句糊里糊涂是办不好事的。

4、伤天害理

解释伤、害:损害;天:天道;理:伦理。形容做事凶恶残忍,丧尽天良。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吕无病》:“堂上公以我为天下之龌龊教官,勒索伤天害理之钱,以吮人痈痔者耶?”

例句(1)那些伤天害理的人,迟早要受到惩罚。(2)他虽不敢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可是又馋又懒,好贪小便宜。

5、执迷不悟

解释执:固执,坚持;迷:迷惑;悟:觉悟。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出处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若执迷不悟,距逆王师,大军一临,刑兹罔郝,所谓火烈高原,芝兰同泯。”

例句快叫田见秀跟众贼将前来投降,不要执迷不悟,自走绝路!(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九章)

6、迷途知返

解释迷了路知道回来。比喻发觉自己犯了错误,知道改正。

出处《三国志·魏志·袁术传》:“以身试祸,岂不痛哉!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

例句夫迷途知返,往哲是也。(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