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威尼斯海水的成语:波光粼粼、波涛汹涌、堆山积海、风平浪静、海不扬波、海水群飞、海阔天空、惊涛骇浪、水天一色、汹涌澎湃、一望无际、波澜壮阔、百川归海、无边无际
1、百川归海解释川:江河。许多江河流入大海。比喻大势所趋或众望所归。也比喻许多分散的事物汇集到一个地方。
出处《淮南子·氾论训》:“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
例句(1)全国许多青年学生,如百川归海,申请到祖国最坚苦的地方工作去。(2)台湾和大陆人民向往统一的心愿,如百川归海,谁也阻挡不了。
2、波光粼粼解释波光: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波光明净。
出处阿来《尘埃落定》第七章:“月亮升起来,照着波光粼粼的小河。”
例句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渔帆点点。
3、波涛汹涌解释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出处《三国志·吴书·孙策传》:“是岁地连震”注引《吴录》:“是冬魏文帝至广陵,临江观兵……帝见波涛汹涌,叹曰:‘嗟乎!固天所以隔南北也。’”
例句钱钟书《围城》:“仰天躺在床上,动也不动,一转侧身体里就有波涛汹涌的声音。”
4、堆山积海解释堆积的如山似海。原形容占有的财富非常多。也比喻东西极多。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别讲银子成了粪土,凭是世上有的,没有不是堆山积海的。”
例句别讲银子成了黄土,凭是世上有的,没有不堆山积海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
5、风平浪静解释指没有风浪。比喻平静无事。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七:“僧问:‘风恬浪静时如何?’师曰:‘吹倒南墙。’”
例句有孩儿在这里,不要怕他,包管风平浪静。(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
6、海不扬波解释比喻太平无事。
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一卷:“道不拾遗,由在上有善政;海不扬波,知中国有圣人。”
例句冰心《往事》:“晴明之日,海不扬波,我抱膝沙上,悠然看潮落星生。”
7、海阔天空解释象大海一样辽阔,象天空一样无边无际。形容大自然的广阔。比喻言谈议论等漫无边际,没有中心。
出处唐·玄览诗:“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
例句人们总羡慕海阔天空,以为一片茫茫,无边无界,必然大有可观。(朱自清《飞》)
8、海水群飞解释比喻国家不安宁。
出处汉·扬雄《太玄经·剧》:“海水群飞,终不可语也。”
9、惊涛骇浪解释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
出处唐·田颖《玉山堂文集·海云楼记》:“人当既静之时,每思及前经所履之惊涛骇浪,未尝不惕然。”
例句又觉得身体动荡,仿佛在惊涛骇浪的小船里。(叶圣陶《地动》)
10、水天一色解释水光与天色相浑。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
出处唐·王勃《滕王阁诗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例句那洞庭湖真个波涛万顷,水天一色。(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十九回)
11、无边无际解释际:边缘处。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出处清·钱采《说岳全传》第66回:“白茫茫一片无边无际,原来是太湖边上。”
例句山路通过涧上一座毛竹小桥,重又隐没到无边无际的大竹林里了。《霹雳》
12、汹涌澎湃解释汹涌:洪水猛烈上涌的样子;澎湃:波浪互相撞击。形容声势浩大,不可阻挡。
出处汉·司马相如《上林赋》:“沸乎暴怒,汹涌澎湃。”
例句两洋的潮水交织一起,形成一派汹涌澎湃的大浪,这就是横扫亚非两洲的反殖民主义的浪潮。(杨朔《两洋潮水》)
13、一望无际解释际:边。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四回:“一望无际,似有千里之遥。”
例句蒙古族骑士们像雄鹰一样,翱翔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
14、波澜壮阔解释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
出处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旅客贫辛,波路壮阔。”
例句太平天国革命极其波澜壮阔,错综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