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夜里,喜欢一个人独倚窗前,默默注视着鸦雀无声的夜空发愣。夜,静得出奇,远处阑珊灯光懒洋洋地徜徉在莽莽的夜景中。我无心观赏夜色,只是每当看到窗外的夜景时,才会真正安静一会,享用一下安静的觉得。
最喜欢初夏的黄昏,沿悠长的小路慢行慢看,风在耳边,叶在枝头交头接耳,落日挂在天边。一个人静静徜徉,什么都能够想,什么都能够不想,能够步履散漫,也能够轻松随意,舞步翩跹。
一片叶子,在暮色里缄默,半空中垂悬,清风中打转。悄悄走过去,上看下看,左看右看,才看到有一根蛛丝牵连。或许是蛛丝挽留叶子,不忍她辞别人世。没有落地,仅由于一缕细细游丝的挂牵。人啊,不也一样么!一点点的幽思,一点点的爱恋,就能让欲行的脚步迟延。
周围很静,能在滚滚红尘中找到这一片宁静真实不容易。现代社会,四处充满着喧哗繁华,白昼自不用说,就连夜晚,也是霓虹闪烁,此起彼伏,不休不眠。站在立交桥上往下看,汽车河水一样流淌;置身街市,人头攒动,接踵摩肩。世界就像沸腾的水,而人们的内心世界,总是闹腾着迭起的欲念,把生活弄得焦头烂额,寝食不安;把生命闹得鸡犬不宁,苦不堪言。
现代人真的不会享用安静了。
走在暮色覆盖的小路上,不经意就想到了人生。
怎样在红尘中坚持一颗安静的心?怎样才干够让心静如没有波纹的湖面,朗似山间的明月,淡如出水之莲?如何给本人的灵魂找寻一方净土?这能够是一种理想,也能够是一种心态。去思索它,去探求它,更是一种聪慧。
有一次,住在一个三面环水,树木葱翠的小村落里。那是一个夏夜,弯弯的上弦月如钩,星空如画,夜凉沁心,蛙声断续。那种安静就像花香一样沁人心脾,散步在幽静的小路上,你以至能够听到左近房屋里农民的鼾声,能够听到野花怒放的窸窣,听到禾苗拔节的声音。
躲进书房,安心读书也是一种静。读书不是为了夸耀,不是为了成名成家,不含任何功利,只是一种滋养,一种享用;也是一种守拙,一种沉淀。读书的静,能够滋养每一片心田;读书的静,能够让人把八千里路走完,几万里红尘看遍。
其实,一切的懊恼来自于本身,来自于心灵的急躁,愿望的贪心。假如我们摒除身外之物,假如我们从外到内,从身体到灵魂守住一个淡定如水的村落,让心归于宁静,那么自有一方天地属于真实的本人。
总喜欢在黄昏日头西斜时,一个人走在僻静的小路或者河边,看太阳的余韵,听枝头的微风,品味岁月的滋味,感悟平凡的人生。
安静是一种细致的幸福,刻在灵魂的深处,纵然没有痕迹,却不能忘怀;能具有一段静谧的光阴,具有一个品赏安静的灵魂,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