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关于少年的励志成语

关于少年的励志成语:晨钟暮鼓、发奋图强、奋发图强、好学不倦、艰苦奋斗、将勤补拙、卷土重来、苦身焦思、良药苦口、扪心自问、磨杵作针、破釜沉舟、前车之鉴、勤能补拙、人定胜天、问心无愧、闻鸡起舞、卧薪尝胆、悬梁刺股、有志竟成、志在四方、白手起家、大器晚成、金石为开、投笔从戎

1、白手起家

解释白手:空手;起家:创建家业。形容在没有基础和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出处《朱子语类》卷一0七:“今士大夫白屋起家,以致荣显。”

例句你看,他发了多少财,白手起家,靠的是谁?如今也忘了水源头了,墙上的草,两边倒着呢。(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2、晨钟暮鼓

解释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出处唐·李成用《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例句但见丹霞翠壁远近映楼阁,晨钟暮鼓杳霭罗幡幢。(宋·欧阳修《庐山高》诗)

3、大器晚成

解释大器:比喻大才。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也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

出处《老子》:“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例句二位先生高才久屈,将来定是大器晚成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九回)

4、奋发图强

解释图:谋求。振作精神,以求强盛。

出处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奋发图强,革命加拼命,勇攀世界科学高峰。 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例句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奋发图强,革命加拼命,勇攀世界科学高峰。(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5、好学不倦

解释喜欢学习,不知疲倦。

出处《史记·楚世家》:“昔我文公,狐季姬之了也,有宠于献公,好学不倦 。”

例句(1)好学不倦才能知识渊博。(2)他是一个好学不倦的人。

6、艰苦奋斗

解释不怕艰难困苦,坚持英勇斗争。

出处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二章:“没有中国共产党在过去五十年间的艰苦奋斗,挽救新的亡国危险是不可能的。”

例句我们要提倡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

7、将勤补拙

解释以勤奋弥补笨拙。

出处唐·白居易《自到郡斋题二十四韵》:“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

例句宋·范仲淹《与韩魏公书》:“所谓将勤补拙,更乞斤斧,免贻众诮。”

8、金石为开

解释金石:金属和石头,比喻最坚硬的东西。连金石都被打开了。形容一个人心诚志坚,力量无穷。

出处汉·刘向《新序·杂事四》:“熊渠子见其诚心,而金石为之开,况人心乎?”

例句精诚所至。贞心不寐,死后重谐。(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九)

9、卷土重来

解释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

出处唐·杜牧《题乌江亭》诗:“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例句他们要挣扎,他们要变天,他们要卷土重来。(曲波《林海雪原》一)

10、良药苦口

解释好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衷心的劝告,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缺点错误很有好处。

出处《孔子家语·六本》:“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例句夫良药苦口,惟冼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三国志·吴志·孙奋传》)

11、磨杵作针

解释形容只要肯下功夫,再难的事也能成。

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颐养·止忧》:“人非铁石,奚堪磨杵作针;寿岂泥沙,不禁委尘入土。”

例句只要工夫下得深,总有磨杵作针的一天。

12、前车之鉴

解释鉴:镜子,为教训。前面车子翻倒的教训。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

出处《荀子·成相》:“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汉·刘向《说苑·善说》:“前车覆,后车戒。”

例句前车之鉴,请自三思。(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五回)

13、勤能补拙

解释勤奋能够弥补不足。

出处宋·邵雍《弄笔吟》:“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轮勤。”

例句(1)他的手脚虽然慢些,但勤能补拙,因为不停手地干,一天出的活也不少。(2)一勤天下无难事,勤能补拙,所以只要勤勉不懈,谁都可以到达理想的彼岸。

14、人定胜天

解释人定:指人谋。指人力能够战胜自然。

出处《逸周书·文传》:“人强胜天。”宋·刘过《襄阳歌》:“人定兮胜天,半壁久无胡日月。”

例句彼虽不来,宁禁我不往,登门就之,或人定胜天不可知?(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萧七》)

15、闻鸡起舞

解释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出处《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例句岳飞从小立下报国志向,闻鸡起舞,苦练武艺,终于成为一个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

16、问心无愧

解释问心:问问自己。扪心自问,毫无愧色。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二回:“就是将来外面有点风声,好在这钱不是老爷自己得的,自可以问心无愧。”

例句我每天努力工作,用我的热情,我的心血去培养祖国的花朵,我觉得问心无愧。

17、悬梁刺股

解释形容刻苦学习。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例句我悬梁刺股年复年,把铜雀磨穿。清·李渔《比目鱼·赠行》

18、有志竟成

解释竟:终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出处《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例句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四章:“‘有志竟成’,总有我们的一天。”

19、志在四方

解释四方:天下。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五回:“妾闻‘男子志在四方’。君壮年不出图仕,乃区区守妻子坐困乎?”

例句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25回:“妾闻男子志在四方,君壮年不出图仕。”

20、苦身焦思

解释焦:焦急。形容人为某事忧心苦思。

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例句无

21、扪心自问

解释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怎么样。指自己反省。

出处唐 白居易《和梦游春诗》:“扪心无愧畏,腾口有谤讟。”

例句你扪心自问,你父亲对你那么好,你怎么能这么对待他。

22、发奋图强

解释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

出处《人民日报》1959.9.3:“发奋图强、自力更生,对于落后队贫困落后的面貌的改变,当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例句无

23、破釜沉舟

解释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例句只要我们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就能克服学习上的各种困难。

24、投笔从戎

解释从戎:从军,参军。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

出处《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例句他象同世交子弟闲话一样,问了问贺人龙的家庭情形,“投笔从戎”的经过。(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二章)

25、卧薪尝胆

解释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例句中国足球要想冲出亚洲,必须卧薪尝胆,刻苦训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