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关于有始有终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关于有始有终的成语:全始全终、善始善终、慎终如始、慎终承始、慎始敬终、始终如一、始终不渝、始终不易、有始无终、有始有终、原始反终、原始见终、终而复始、自始自终、自始至终

1、善始善终

解释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形容办事认真。

出处《庄子·大宗师》:“善妖善老,善始善终。”《史记·陈丞相世家赞》:“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

例句不如早达时务,善始善终,全了恩人生前一段美意。(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五)

2、慎终如始

解释慎:谨慎;如:象。谨慎收尾,如同开始时一样。指始终要谨慎从事。

出处《老子》第六十四章:“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例句肃矣我祖,慎终如始;直方二台,惠和千里。(晋·陶潜《命子》诗)

3、始终不渝

解释渝:改变,违背。自始自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

出处《晋书·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例句区区之心,唯以地方秩序为主,以人民生命财产为重,始终不渝,天人共鉴。(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二十九回)

4、始终如一

解释始:开始;终:结束。自始自终一个样子。指能坚持,不间断。

出处《荀子·议兵》:“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终如始,终始如一,夫是之谓大吉。”

例句吾观关胜义气凛然,始终如一,军师不必多疑。(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七回)

5、慎始敬终

解释敬:慎。自始自终都谨慎。

出处《礼记·表记》:“子曰:事君慎始而敬终。”汉·贾谊《新书·胎教》:“易曰:‘正其本而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故君子慎始。’春秋之元,诗之关雎,礼之冠婚,易之乾坤,皆慎始敬终云尔。”

例句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6、始终不易

解释易:改变,违背。自始自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

出处《周书·苏湛传》:“臣自惟言辞不如伍被远矣,然始终不易,窃谓过之。”

例句无

7、有始无终

解释有开始没有结尾。指做事不做到底。

出处《晋书·刘聪载记》:“小人有始无终,不能如贯高之流也。”

例句我们做事情不要有始无终,半途而废。

8、有始有终

解释有开头也有收尾。指做事能坚持到底。

出处《论语·子张》:“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魏书·袁翻传》:“伏愿天地成造,有始有终,矜臣疲病,乞臣骸骨。”

例句同学之间要有始有终地保持友好关系。

9、原始反终

解释探究事物发展的始末。

出处《易·系辞上》:“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高亨注:“此言‘圣人’考察万物之始,故知其所以生,究求万物之终,故知其所以死。”

例句如曰:‘太虚聚为气,气散为太虚,贤愚同尽’,则何谓‘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乎?清·魏源《默觚上·学篇一》

10、原始见终

解释考察事物的开端而预见到它的结果。

出处汉·王充《论衡˙实知》:“凡圣人见祸福也,亦揆端推类,原始见终。”《三国志·魏书·臧洪传》:“仆虽不敏,又素不能原始见终。”

例句无

11、自始至终

解释从开始到末了。表示一贯到底。

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二十:“先皇帝与汴军校战,自始至终,马数才万。今有铁马三万五千,不能使九州混一,是吾养卒练士将帅之不至也。”

例句自始至终,秀莲唱得很拘谨,好象并不想取悦听众。(老舍《鼓书艺人》五)

12、自始自终

解释从开始到末了。表示一贯到底。

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二十:“先皇帝与汴军校战,自始至终,马数才万。今有铁马三万五千,不能使九州混一,是吾养卒练士将帅之不至也。”

13、终而复始

解释不断地循环往复。

出处《淮南子·说山训》:“通于学者若车轴,转毂之中,不运于己,与之致千里,终而复始,转无穷之源。”

例句无

14、全始全终

解释全:完备,齐全;终:结束。从头到尾都很完善。形容办事认真,有头有尾。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八回:“为人为彻,一定等那大王来吃了,才是个全始全终;不然,又教他降灾贻害,反为不美。”

例句自今以后,各供其职,务要全始全终,方不致贻国人之笑。(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九回)

15、慎终承始

解释谨慎收尾,如同开始时一样。指始终要谨慎从事。同“慎终如始”。

出处明·刘基《春秋明经·公会》:“齐侯以治外者善谋也,慎终以承始者道也。”

例句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