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知了的优美成语:蝉不知雪、蝉喘雷干、蝉腹龟肠、春蛙秋蝉、达官贵人、貂蝉满座、功薄蝉翼、寒蝉凄切、寒蝉僵鸟、寒蝉仗马、黄雀在后、黄雀伺蝉、今蝉蜕壳、噤若寒蝉、金蝉脱壳、空洞无物、默不作声、目光短浅、是非颠倒、螳螂捕蝉、脱壳金蝉、蛙鸣蝉噪、蟹匡蝉緌、一声不吭、仗马寒蝉
1、春蛙秋蝉解释春天蛙叫,秋天蝉鸣。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出处晋·杨泉《物理论》:“夫虚无之谈,尚其华藻,此无异于春蛙秋蝉,聒舌而已。”
2、达官贵人解释达官:大官。指地位高的大官和出身侯门身价显赫的人。
出处《礼记·檀弓下》:“公子丧,诸达官之长杖。”
例句在达官贵人眼中,老百姓不过是“蚁民”而已,一钱不值。
3、貂蝉满座解释貂蝉:汉代侍从官员帽上的装饰物,旧用作达官贵人的代称。旧指官爵多而滥。
出处《后汉书·舆服志下》:“武冠,一曰武弁大冠,诸武官冠之。侍中,中常侍加黄金珰,附蝉为文,貂尾为饰,谓之‘赵惠文冠’。”
4、功薄蝉翼解释功劳象蝉的翅膀那样微薄。形容功劳很小。常用作谦词。
出处汉·蔡邕《让高阳乡侯章》:“臣事轻葭莩,功薄蝉翼。”
5、寒蝉凄切解释寒蝉:冷天里的知了。天冷时,知了发出凄惨而低沉的声音。文艺作品中多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和情调。
出处晋·陆云《陆清河集·寒蝉赋》:“于是贫居之士,喟尔相与而俱叹曰:‘寒蝉哀鸣,其声也悲;四时去暮,临河徘徊。’”
6、寒蝉仗马解释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象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
出处《新唐书·李林甫传》:“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饫三品刍豆,一鸣则黜之矣。”
例句郭沫若《反正前后》:“大家都在讲堂上埋头受着试验,真是寒蝉仗马,悄然无声。”
7、黄雀伺蝉解释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祸事临头还不知道。
出处汉·刘向《说苑·正谏》:“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例句南朝·梁元帝《荆州放生亭碑》:“譬如黄雀伺蝉,不知随弹应至。”
8、寒蝉僵鸟解释寒天的蝉和冻僵的鸟。比喻默不作声的人。
出处清·李渔《慎鸾交·心归》:“诗朋同游胜景,怎做得寒蝉僵鸟,反舌无声!”
例句无
9、金蝉脱壳解释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一层壳。比喻用计脱身,使人不能及时发觉。
出处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二折:”便使尽些伎俩,千愁断我肚肠,觅不的个金蝉脱壳这一个谎。”
例句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七回)
10、噤若寒蝉解释噤:闭口不作声。象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出处《后汉书·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例句他的话完了,台下有几个人拚命地高声鼓掌,而更多的人却噤若寒蝉、面面相觑。(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十八章)
11、今蝉蜕壳解释金蝉脱壳。今,通“金”。指使用计谋而逃脱。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回:“被小将使一个金蝉脱壳之计,撤身得空,把这和尚拿来,奉献大王,聊表一餐之敬。”
例句无
12、空洞无物解释空空洞洞,没有什么内容。多指言谈、文章极其空泛。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此中空洞无物,然容卿辈数百人。”
例句出了口吻、技巧和声调之外,八股文里是空洞无物的。(朱自清《经典常谈·文第十三》)
13、默不作声解释一句话也不说。
出处朱自清《不知道》:“固然他有时也可以‘默不作声’,有时也可以老实答道,‘不能奉告’或‘不便奉告’。”
例句讨论会上,大家都对提出的问题踊跃发表意见,而他却一直默不作声。
14、是非颠倒解释是:对;非:错。把错的说成对的,对的说成错的。把是非弄颠倒了。
出处唐·韩愈《施先生墓铭》:“古圣人言,其旨密微,笺注纷罗,颠倒是非。”
例句阳世全凭一张纸,是非颠倒多因此。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六
15、脱壳金蝉解释比喻用计谋脱身。
出处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二折:”便使尽些伎俩,千愁断我肚肠,觅不的个脱壳金蝉这一个谎。”详见“金蝉脱壳”。
例句无
16、蛙鸣蝉噪解释蛙声和蝉声,使人听了厌烦。比喻拙劣的议论或文章。
出处宋·苏轼《出都来陈所乘船上有题》:“蛙鸣青草泊,蝉噪垂杨浦。”
例句我受不了这般蛙鸣蝉噪
17、蟹匡蝉緌解释匡:背壳;緌:蝉的针吻。比喻名是实非,两不相干。
出处《礼记·檀公下》:“成人有其兄死而不为衰者,闻子皋将为成宰,遂为衰。成人曰:‘蚕则绩而蟹有匡,范则冠而蝉有緌;兄则死而子皋为之衰。’”
例句《东坡志林》第二卷:“乃知蟹匡蝉緌,不独成人之弟也。”
18、仗马寒蝉解释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象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
出处《新唐书·李林甫传》:“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饫三品刍豆,一鸣则黜之矣。”
例句一般仗马寒蝉,反得各居显要,尸位素餐,未免好恶倒置,令人不解。(《晚清文学丛钞·冷眼观》第三十回)
19、蝉不知雪解释知了夏天生,秋天死,看不到雪。比喻人见闻不广。
出处汉·桓宽《盐伯论·相刺》:“以所不睹不信人,若蝉之不知雪坚。”
例句你真是蝉不知雪没有见识
20、蝉腹龟肠解释古人认为蝉只须饮露,乌龟只要喝水。比喻饥饿之极。
出处《南史·檀珪传》:“珪诉虔求禄不得,与僧虔书曰:‘蝉腹龟蛇,为日已久’”
例句唐·陆龟蒙《逸句》:“但说漱流并枕石,不辞蝉腹与龟肠!”
21、蝉喘雷干解释蝉:昆虫名,知了;干:空。蝉喘息,雷声净。形容酷热干旱。
出处前蜀·贯休《苦热寄赤松道者》:“蝉喘雷干冰井融,些子清风有何益。”
例句无
22、黄雀在后解释比喻伺机从后面袭击,也比喻有后顾之忧。
出处汉·刘向《说苑·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跗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例句无
23、目光短浅解释缺乏远见卓识的、只顾眼前利益的性质或状态
出处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一章:“这位精明的庄稼人思前想后,竟得出了一个目光短浅的结论。”
例句王朔《痴人》:“‘不是这个意思,我确实是想象力有限。’我解释说,‘可能因为我太唯物了所以目光短浅。’”
24、螳螂捕蝉解释蝉:知了。螳螂捉蝉,不知潜在危险。比喻目光短浅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螳螂捕蝉,志在有利,不知黄雀在后啄之。”
例句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小狗子哪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听得声音,转脸来看。”
25、一声不吭解释一句话也不说
出处梁实秋《废话》:“犹如两人见面不免说说一句‘今天天气……’之类的话,聊胜于两个人都绷着脸一声不吭而已。”
例句王朔《动物凶猛》:“方方一声不吭地从人群中挤上来,用手里的砖朝这孩子的颅顶使劲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