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关于家庭教育的成语:不厌其烦、老大徒伤悲、老大徒伤、孟母三迁、望子成龙、循循善诱、忠言逆耳、谆谆教诲、诲人不倦
1、诲人不倦解释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出处《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例句圣人说:“诲人不倦”,你又来问我,我岂有不说的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八回)
2、望子成龙解释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
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德公望子成龙,一会想送他上英国,一会又想送他上美国。”
例句家长要有望子成龙的愿望,更要有培养和教育孩子成材的行动。
3、循循善诱解释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出处《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例句先生循循善诱,余今日之尚能握管,先生力也。(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4、忠言逆耳解释逆耳:不顺耳。正直的劝告听起来不顺耳,但有利于改正缺点错误。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史记·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
例句烟馆里的人,都看这人来历不明,劝他不要与那人要好,却是忠言逆耳,哪里听得。(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十三回)
5、不厌其烦解释厌:嫌。不嫌麻烦。
出处宋 袁燮《挈斋集》:“贽之先君,不惮其烦,而帝每不能听。”
例句今之史学则异是,必致谨于闾阎日用之细,起居笑貌之琐,不厌其烦,不嫌其鄙。(清·严复《道学外传》)
6、孟母三迁解释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出处汉·赵歧《孟子题词》:“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例句陆文夫《文化沧浪宜人居》:“谁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
7、老大徒伤解释老大:年纪大;徒:徒然。年老了还一事无成只好悲伤而已
出处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例句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2回:“你请到他,这一定是高明的了,真是后生可畏!……我们是老大徒伤的了。”
8、老大徒伤悲解释老大:年纪大;徒:徒然。年老了还一事无成只好悲伤而已
出处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9、谆谆教诲解释谆谆:恳切、耐心的样子。恳切、耐心地启发开导
出处邓小平《庆祝刘伯承同志五十寿辰》:“伯承同志热爱自己的同志,对干部总是循循善诱,谆谆教诲,期以进步。”
例句《一次难忘的航行》:“周恩来同志关于如何对待困难和危险的谆谆教诲,永远牢记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