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一切太假的成语:表里不一、假仁假义、假情假意、假意虚情、解放思想、口是心非、口蜜腹剑、两面三刀、仁义道德、深情厚意、实事求是、笑里藏刀、虚情假意、阳奉阴违、异想天开、真心实意、真心诚意、装腔作势、虚与委蛇、弄虚作假
1、表里不一解释表面与内在不一样。
出处《逸周书·谥法解》:“行见中外曰悫。”
例句我们不能做表里不一的人。
2、假仁假义解释伪装仁慈善良。
出处《朱子全书·历代一·唐》:“汉高祖私意分数少,唐太宗一切假仁假义以行其私。”
例句他第一便想抢曾乡绅的家,那暴发的绅士,假仁假义的,好不可恶!(郑振铎《黄公俊的最后》)
3、口蜜腹剑解释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元年》:“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例句这厮口蜜腹剑,正所为慝怨而友者也。(明·王世桢《鸣凤记》第二十五出)
4、两面三刀解释比喻耍两面派手法,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出处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岂知他有两面三刀,向夫主厮搬调。”
例句你这“两面三刀”的东西,我不稀罕。(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二回)
5、仁义道德解释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出处唐·韩愈《原道》:“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
例句你说凡是一口仁义道德的人,都是些伪君子,真是一点也不错。(郭沫若《屈原》第二幕)
6、笑里藏刀解释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却阴险毒辣。
出处《旧唐书·李义府传》:“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既处要权,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
例句他把我丕的来药倒,烟生七窍,冰浸四稍,谁承望笑里藏刀,眼见的丧荒郊。(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二折)
7、虚与委蛇解释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出处《庄子·应帝王》:“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虚而委蛇。”
例句他也要同你虚与委蛇了。(闻一多《诗与批评·戏剧的歧途》)
8、虚情假意解释虚:假。装着对人热情,不是真心实意。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回:“那妖精巧语花言,虚情假意的答道:‘主公,微臣自幼儿好习弓马,采猎为生。’”
例句在我是虚情假意,你听了一样的难过。(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一回)
9、阳奉阴违解释阳:表面上;奉:遵守,听从;阴:暗地里。指玩弄两面派手法,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七回:“亦曾当面劝过他,无如卜知府阳奉阴违,也就奈何他不得。”
例句我们说话、做事都应老老实实,不要阳奉阴违。
10、异想天开解释异:奇异;天开:比喻凭空的、根本没有的事情。指想法很不切实际,非常奇怪。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一回:“这可谓异想天开了。”
例句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
11、真心诚意解释心意真实诚恳,没有虚假。
出处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常言道海深须见底,各办着个真心实意。”
例句他相信献忠确实是真心诚意地归顺朝廷。(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六章)
12、真心实意解释心意真实诚恳,没有虚假。
出处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常言道海深须见底,各办着个真心实意。”
例句真心实意,才能找到知己。
13、装腔作势解释拿腔拿调,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吓唬人。
出处明 西湖居士《郁轮袍 误荐》:“穷秀才装腔作势,贤王子隆礼邀宾。”
例句这种装腔作势,没有真情实感的作品,根本不值得一读。
14、口是心非解释嘴里说得很好,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套。指心口不一致。
出处《抱朴子·微旨》:“口是心非,背向异辞。”汉·桓谭《新论·辨惑》:“如非其人,口是而心非者,虽寸断支解,而道犹不出也。”
例句俺哥哥原来是口是心非,不是好人了也。(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七十三回)
15、弄虚作假解释耍花招欺骗人。
出处廖鲁言《一九五九年农业战线的任务》:“在执行生产计划的全部过程中,也应该实事求是,力戒浮夸和弄虚作假。”
例句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实事求是,不该弄虚作假。
16、实事求是解释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出处《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例句总结经验要实事求是,不可弄虚做假。
17、深情厚意解释深厚的感情和友谊。
出处明·名教中人《好逑传》:“铁公子本不欲留,因见过公子深情厚意,恳恳款留,只得坐下。”
例句横溢着满纸的义愤和系念来安慰我们,未尝不深深地感到深情厚意,永不能忘。邹韬奋《经历》
18、假情假意解释虚假的情意,不是真心实意
形容一切太假的词语:假意虚情、解放思想
词语解释
1、解放思想:冲破传统的束缚,把思想从旧的条条框框中解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