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听歌的心情表达成语

听歌的心情表达成语:动人心弦、感人肺腑、哄堂大笑、火冒三丈、扣人心弦、哭笑不得、乐极生悲、闷闷不乐、切肤之痛、声泪俱下、心烦意乱、欣喜若狂、一筹莫展、一言中的、义愤填膺、有说有笑、垂头丧气、死去活来、喜出望外、心悦诚服、心照不宣、撕心裂肺、怒气冲冲

1、垂头丧气

解释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蘼不振的样子。

出处唐·韩愈《送穷文》:“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

例句李德才一口回绝说情的事,运涛垂头丧气走出来。(梁斌《红旗谱》十三)

2、动人心弦

解释把心比作琴,拨动了心中的琴弦。形容事物激动人心。

出处徐迟《长江大桥的美是社会主义的美》:“许多动人心弦的建筑物呢?还只在蓝图上。”

例句这是一场动人心弦的比赛。

3、感人肺腑

解释使人内心深深感动。

出处唐 刘禹锡《唐故相国李公集记》:“今考其文至论事疏,感人肺肝,毛发皆耸。”

例句他在会上的发言感人肺腑。

4、哄堂大笑

解释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出处唐·赵璘《因话录》卷五:“唐御史有台院、殿院、罕院,以一御史知杂事,谓之杂端。公堂会食,皆绝笑言。惟杂端笑而三院皆笑,谓之哄笑,则不罚。”

例句因把在筱亭客厅上的事情,说了一遍。大家哄堂大笑。(清·曾朴《孽海花》第十四回)

5、火冒三丈

解释形容愤怒到极点。

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她一句话把他说得跳起来,火冒三丈。”

例句你太爱发脾气,动不动火冒三丈,这样怎么能搞好同志关系,干好社会工作?

6、哭笑不得

解释哭也不好,笑也不好。形容很尴尬。

出处元·高安得《皮匠说谎》:“好一场恶一场,哭不得笑不得。”

例句否则咬着了辣椒,哭笑不得的时候,我不能负责。(鲁迅《伪自由书·止哭文学》)

7、扣人心弦

解释把心比作琴,拨动了心中的琴弦。形容事物激动人心。

出处魏巍《东方》第二部第七章:“据说这人最不爱讲话,但那天的几句话,却是那样扣人心弦,感动得自己当时流下了眼泪。”

例句体育馆里,一场扣人心弦的排球比赛正在进行着。

8、乐极生悲

解释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人悲伤的事。

出处《淮南子·道应训》:“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

例句谁知乐极生悲,一朝触犯了朝廷,阖门待勘,未知生死。(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七)

9、怒气冲冲

解释盛怒的样子。

出处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十二回:“[钱同秀]一手将烟灯砸在地下,说道:‘好好,你们做了一路!’就怒气冲冲的出来上车。”

例句张学海不等汤阿英说完,就怒气冲冲地质问:‘陶阿毛有啥不同?他不也是工人吗?’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九

10、声泪俱下

解释一边说一边哭。形容极其悲恸。

出处《晋书·王彬传》:“因勃然数敦曰:‘兄抗旌犯顺,杀戮忠良,谋图不轨,祸及门户。’音辞慷慨,声泪俱下。”

例句他讲到激昂时,声泪俱下。(邹韬奋《经历·高等法院》)

11、死去活来

解释指因极度的疼痛或悲哀,晕过去,又醒过来。多形容被打得很惨,或哭得很厉害。

出处《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当下众人将那崔宁与小娘子死去活来拷打一顿。”

例句柳知府已经吓得死去活来。(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回)

12、喜出望外

解释望:希望,意料。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出处宋·苏轼《与李之仪书》:“契阔八年,岂谓复有见日?渐近中原,辱书尤数,喜出望外。”

例句这可真叫他喜出望外。(沙汀《催粮》)

13、心烦意乱

解释意:心思。心思烦乱,不知怎样才好。

出处《楚辞·卜居》:“心烦意乱,不知所从。”

例句袁绍回冀州,心烦意乱,不理政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

14、心悦诚服

解释悦:愉快,高兴;诚:硬实。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指真心地服气或服从。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例句小弟若在两位才女跟前称了晚生,不但毫不委曲,并且心悦诚服。(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三回)

15、心照不宣

解释照:知道;宣:公开说出。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

出处晋·潘岳《夏侯常侍诔》:“心照神交,唯我与子。”后作“心照不宣”。

例句哦,哦,那算是我多说了,你是老门槛,我们心照不宣,是不是!(茅盾《子夜》十一)

16、欣喜若狂

解释欣喜:快乐;若:好象;狂:失去控制。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出处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护军女》:“少年得其应答,惊喜若狂。”

例句全班同学欣喜若狂,向取得第一名的同学庆祝。

17、一筹莫展

解释筹:筹划、计谋;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出处《宋史·蔡幼学传》:“其极至于九重深拱而群臣尽废,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

例句平时学习不认真,不求甚解,到用时就会感到知识贫乏,一筹莫展。

18、义愤填膺

解释义愤: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膺:胸。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五回:“珏斋不禁义愤填膺,自己办了个长电奏,力请宣战。”

例句畿辅士民,屡遭虏骑蹂躏,莫不义愤填膺,恨之切骨。(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章)

19、一言中的

解释的:箭靶的中心。一句话正好射中箭靶。比喻一句话就说到关键的地方。

出处《中国现在记》第一回:“你做折子须要在此等地方着想,保管你一言中的,上头不能不准。”

例句无

20、有说有笑

解释连说带笑。形容十分欢快。

出处清·吴趼人《情变》第五回:“想起昨天晚上,还是有说有笑,相亲相爱的何等有趣,今天晚上变了这个情形。”

例句林边场园里,晒豆子的,打芝麻的,剥包米的,到处有说有笑,是一派热闹的丰收景象。《猎户》

21、闷闷不乐

解释闷闷:心情不舒畅,心烦。形容心事放不下,心里不快活。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八回:“意欲弃布他往,却又不忍;又恐被人嗤笑。乃终日闷闷不乐。”

例句不知为什么,妈妈这几天闷闷不乐。

22、切肤之痛

解释切肤:切身,亲身。亲身经受的痛苦。比喻感受深切。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冤狱》:“带一名于纸尾,遂成附骨之疽,受万罪于公门,竞属切肤之痛。”

例句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他有着切肤之痛。

23、撕心裂肺

解释撕碎心,使肺裂。形容某事令人极度悲伤。有时也可做疼痛到了极点。撕:动词。裂:使动用法,使……裂。

例句小孩痛得乱蹦乱跳,发出撕心裂肺般的惨叫。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