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相互尊重的成语:安老怀少、傲慢无礼、不矜不伐、不耻下问、程门立雪、出言不逊、出言无状、焚香礼拜、父严子孝、父慈子孝、父母之邦、父母恩勤、父为子隐、父析子荷、负驽前驱、高山仰止、恭恭敬敬、好为人师、教无常师、骄傲自满、竭诚相待、敬贤礼士、举案齐眉、居功自傲、开山祖师、抗颜为师、克恭克顺、老师宿儒、利以平民、醴酒不设、…
1、安老怀少:尊重老人,使其安逸;关怀年轻人,使其信服。
2、傲慢无礼:态度傲慢,对人不讲礼节。
3、毕恭毕敬: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4、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5、不矜不伐: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
6、出言不逊:逊:谦让,有礼貌。说话粗暴无礼。
7、出言无状:说话放肆,没有礼貌。
8、以礼相待:用应有的礼节接待。
9、焚香礼拜:焚香:点燃香火。礼拜:向尊敬的人或神灵行礼跪拜。烧香跪拜,以表尊敬服从之意。
10、负驽前驱:背着弓箭在前面开道。比喻迎接的礼度极为尊敬。
11、父母之邦:指祖国。
12、父为子隐:父亲为儿子隐藏劣迹。
13、父析子荷:父劈柴,子担柴。比喻子孙继承父辈的未竟之业。
14、好为人师:喜欢当别人的教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
15、骄傲自满:看不起别人,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
16、教无常师:受教不必有固定的老师。
17、敬贤礼士:礼:以礼相待,尊重。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18、居功自傲:自以为有功劳,觉得了不起。
19、举案齐眉:送饭时把托盘肖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20、开山祖师:原指开创寺院的和尚。后借指某一事业的创始人。
21、礼尚往来: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
22、礼贤下士: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对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计自己的身分去结交。
23、良师益友: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24、老师宿儒:宿儒:原指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泛指长期从事某种学问研究,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指年辈最尊的老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亦作“老手宿儒”。
25、能者为师: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26、谦恭下士:旧时指达官贵人对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谦虚而有礼貌。
27、师道尊严: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28、师心自用:师心:以心为师,这里指只相信自己;自用:按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29、师心自是:师心:以心为师,这里指只相信自己;自是:按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30、师严道尊: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31、天下归心:形容天下老百姓心悦诚服。
32、望而生畏:畏:恐惧,害怕。看见了就害怕。
33、温文尔雅:温文:态度温和,有礼貌;尔雅:文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
34、为人师表:师表:榜样,表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35、洗耳恭听: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36、先圣先师:旧时尊称孔子;也称周公和孔子或孔子和颜渊。
37、先礼后兵:礼:礼貌;兵:武力。先按通常的礼节同对方交涉,如果行不能,再用武力或其他强硬手段解决。
38、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象对等宾客一样。
39、相待如宾:相处如待宾客。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40、相庄如宾:相处如待宾客。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41、学无常师:求学没有固定的老师。指凡有点学问、长处的人都是老师。
42、研桑心计:研:计研,一名计然,春秋时越国范蠡的老师,善经商;桑:桑弘羊,汉武帝时的御史大夫,长于理财。形容善于经商致富。
43、野调无腔:形容言行放肆,没有礼貌。
44、一字之师: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45、知书达礼:知、达:懂得。有文化,懂礼貌。形容有教养。
46、至圣先师:至:最。旧时特指孔子。
47、尊师重道:道: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
48、周公吐哺:后用为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49、宗师案临:学政到达他主管的地区主持考试。宗师:学政。
50、尊师贵道:尊敬师长,尊重其所传之道。
51、彬彬有礼: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52、高山仰止: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53、良师诤友:良:好;诤:敢于直言。很好的老师,能够直言相劝的朋友。
54、名师出高徒:高明的师傅一定能教出技艺高的徒弟。比喻学识丰富的人对于培养人才的重要。
55、齐眉举案: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同“举案齐眉”。
56、兄友弟恭:哥哥对弟弟友爱,弟弟对哥哥恭敬。形容兄弟间互爱互敬。
57、虚己以听:形容接受意见的态度诚恳。
58、程门立雪: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59、父慈子孝: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60、父母恩勤:指父母养育子女的恩惠和辛劳。
关于相互尊重的词语:克恭克顺、利以平民、扫径以待、泰而不骄、婉婉有仪、温恭直谅、尊老爱幼
词语解释
1、克恭克顺:克:能够。能够恭敬而顺从,一点也不执拗。
2、利以平民:平:治理。用对百姓有利的事情,来治理百姓。
3、扫径以待:径:小路;待:等待。洒扫庭院的小路,准备欢迎客人的到来。
4、泰而不骄:态度舒泰而不骄傲。也指有地位、有权势后不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