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关于家和家人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关于家和家人的成语:北风之恋、比翼双飞、碧海青天、寸草春晖、淡水交情、地久天长、范张鸡黍、肝脑涂地、骨肉相连、骨肉至亲、海誓山盟、含情脉脉、和睦相处、和蔼可亲、和衷共济、患难之交、家丑不可外扬、家常便饭、家贫如洗、举案齐眉、恋恋不舍、两肋插刀、流水桃花、莫逆之交、难舍难分、贫贱之交、琴瑟之好、情同骨肉、情投意合、情深潭…

1、比翼双飞:比翼:翅膀挨着翅膀。双飞:成双的并飞。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

2、碧海青天:原是形容嫦娥在广寒宫夜夜看着空阔的碧海青天,心情孤寂凄凉。后比喻女子对爱情的坚贞。

3、淡水交情:友情像水一样清澈。指不以势利为基础的朋友。

4、地久天长:时间长,日子久。

5、范张鸡黍:范:范式;张:张劭;鸡:禽类;黍:草本植物,指黍子。范式、张劭一起喝酒食鸡。比喻朋友之间含义与深情。

6、骨肉相连:象骨头和肉一样互相连接着。比喻关系非常密切,不可分离。

7、骨肉至亲:指关系最密切的亲属。

8、和蔼可亲:和蔼:和善。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9、和衷共济:衷:内心;济:渡。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10、和睦相处:彼此和好地相处。

11、患难之交:交:交情,朋友。在一起经历过艰难困苦的朋友。

12、家贫如洗:家里穷得象水冲洗过一样。形容极度贫穷。

13、家常便饭:指家中日常的饭食。也比喻常见的事情。

14、家丑不可外扬:家里不光彩的事,不便向外宣扬。

15、家喻户晓:喻:明白;晓:知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16、举案齐眉:送饭时把托盘肖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17、难舍难分:舍:放下。形容感情很好,不愿分离。亦作“难分难舍。”。

18、贫贱之交:贫困时结交的知心朋友。

19、琴瑟之好:比喻夫妻间感情和谐。

20、深情厚谊:深厚的感情和友谊。

21、舐犊情深:比喻对子女的慈爱。

22、手足之情:手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的感情。

23、水乳交融:交融:融合在一起。象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

24、生死之交:同生共死的交谊。

25、天长地久:跟天和地存在的时间那样长。形容时间悠久。也形容永远不变(多指爱情)。

26、温情脉脉:脉脉: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形容饱含温和的感情,很想表露出来的样子。

27、相亲相爱:形容关系密切,感情深厚。

28、心心相印:心:心意,思想感情;印:符合。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

29、兴高采烈:兴:原指志趣,后指兴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30、一往情深:指对人或对事物顷注了很深的感情,向往而不能克制。

31、谊切苔岑:切:亲近;苔岑:志同道合的朋友。形容志同道合,感情深厚。

32、义结金兰:结交很投合的朋友。

33、张敞画眉:张敞:汉时平阳人,宣帝时为京兆尹。张敞替妻子画眉毛。旧时比喻夫妻感情好。

34、志同道合:道:途径。志趣相同,意见一致。

35、至亲骨肉:关系最近的亲人。

36、北风之恋:比喻对故土的怀念之情。

37、寸草春晖:寸草:小草;春晖:春天的阳光。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难报万一。

38、流水桃花: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

39、两肋插刀:两边肋骨插上刀,表示不怕死。比喻承担极大的牺牲。

40、莫逆之交:莫逆:没有抵触,感情融洽;交:交往,友谊。指非常要好的朋友。

41、情深潭水:比喻友情深厚。

42、情同骨肉:形容关系密切如一家人。

43、情投意合:投:相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44、桃花潭水:比喻友情深厚。

45、依依惜别:依依:留恋的样子;惜别:舍不得分别。形容十分留恋,舍不得分开。

46、肝脑涂地:涂地:涂抹在地上。形容惨死。也形容竭尽忠诚,任何牺牲都在所不惜。

47、海誓山盟: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48、含情脉脉:饱含温情,默默地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感情。常用以形容少女面对意中人稍带娇羞但又无限关切的表情。

49、恋恋不舍:原形容极其爱慕,不能丢开。现多形容非常留恋,舍不得离开。

50、刎颈之交:刎颈:割脖子;交:交情,友谊。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51、一唱一和:一个先唱,一个随声应和。原形容两人感情相通。现也比喻二人互相配合,互相呼应。

52、至死靡它:至: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53、如胶似漆:象胶和漆那样黏结。形容感情炽烈,难舍难分。多指夫妻恩爱。

54、如手如足:手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的感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