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忘恩负义的成语:背信弃义、背恩忘义、恩将仇报、过河拆桥、见利忘义、利令智昏、忘恩负义、以怨报德
1、背恩忘义解释背:背叛。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
出处《晋书·刘聪传》:“沈等皆刀锯之余,背恩忘义之类。”
例句幸得主人释放,留为家丁,又以妻子配我,此恩天高地厚,未曾报得,岂可为此背恩忘义之事。(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九)
2、背信弃义解释背:违背;信:信用;弃:扔掉;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出处《北史·周纪下·高祖武帝》:“背惠怒邻,弃信忘义。”
例句背信弃义是插在我背上的一把尖刀。(曹禺《王昭君》第五幕)
3、恩将仇报解释拿仇恨回报所受的恩惠。指忘恩负义。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二十七:“奴字亦望夫荣妻贵,何期你忘恩负本,就不念结发之情,恩将仇报,将奴推堕江心。”
例句亏这官人救了性命,今反恩将仇报,天理何在!(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
4、过河拆桥解释自己过了河,便把桥拆掉。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出处元·康进之《李逵负棘》第三折:“你休得顺水推船,偏不许我过河拆桥。”
例句祥子受了那么多的累,过河拆桥,老头子翻脸不认人,他们替祥子不平。(老舍《骆驼祥子》十四)
5、见利忘义解释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
出处《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传》:“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例句某与吕布同乡,知其勇而无谋,见利忘义。(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
6、忘恩负义解释恩:恩惠;负:违背;义:情谊,恩谊。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出处《魏书·萧宝夤传》:“背恩忘义,枭獍其心。”
例句此人好夸大,且忘恩负义,你要仔细识他才好。(清·黄小配《大马扁》第十六回)
7、以怨报德解释怨:仇恨;德:恩惠。用怨恨来回报别人的恩惠。
出处《国语·周语》:“以怨报德,不仁。”
例句你自己想一想,你们做的事合理不合理?是不是以怨报德?(冰心《斯人独憔悴》)
8、利令智昏解释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把什么都忘了。
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鄙谚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赵胜)负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
例句独苦国人无识者,利令智昏,则不免受其饵矣。(章炳麟《敬告对待间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