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失去亲人痛苦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失去亲人痛苦的成语:哀哀父母、哀痛欲绝、爱别离苦、悲痛欲绝、恻怛之心、椎心泣血、风木之悲、泪如雨下、如丧考妣、丧明之痛、痛不欲生、撕心裂肺、悲恸欲绝、伤心欲绝

1、哀哀父母

解释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啊!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对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出处《诗经·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例句咱人有子方知不孝娘,岂不问哀哀父母情肠!(元·无名氏《小张屠》第一折)

2、哀痛欲绝

解释伤心得要死。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三回:“那宝珠按未嫁女之礼在灵前哀哀欲绝。”

例句宝庆给大哥唱了一曲挽歌,直唱得泣不成声,哀痛欲绝。(老舍《鼓书艺人》十七)

3、爱别离苦

解释佛家语,指亲爱的人离别的痛苦。

出处《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一:“云何爱别离苦?当知此苦,亦由五相。”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三:“问:‘如何是至极之谈?’曰:‘爱别离苦。’”

4、悲痛欲绝

解释绝:穷尽。悲哀伤心到了极点。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她那人间的爱人悲痛欲绝,日日在她变成的土山下面,跪着呜咽哭啼,直到死在这山脚下。”

例句她听到儿子遭到车祸的消息,悲痛欲绝。

5、椎心泣血

解释椎心:捶胸脯;泣血:哭得眼中流血。捶拍胸膛,哭泣出血。形容非常悲痛。

出处汉·李陵《答苏武书》:“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例句百余年辛苦经营的圆明园,毁于一旦,更是令人椎心泣血的莫大恨事。(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6、恻怛之心

解释形容对人寄予同情。同“恻隐之心”。

出处晋·苻郎《苻子》:“观刑曰乐,何无恻怛之心焉?!”

例句无

7、风木之悲

解释风木:同“风树”,比喻因父母亡故,不能奉养。指丧父母的悲伤。

出处明·顾大典《青衫记·元白揣摩》:“早年失怙,常怀风木之悲;壮岁鼓盆,久虚琴瑟之乐。”

例句风木之悲何及!清·顾炎武《与李湘北书》

8、泪如雨下

解释眼泪象雨水似的直往下流。形容悲痛或害怕之极。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八回:“林冲见说,泪如雨下,便道:‘上下,我与你二位往日无仇,近日无冤,你二位如何救得小人,生死不忘。’”

例句听到奶奶病逝的消息,我泪如雨下。

9、丧明之痛

解释丧明:眼睛失明。古代子夏死了儿子,哭瞎眼睛。后指丧子的悲伤。

出处《礼记·檀弓上》:“子夏丧其子而丧其明。”

例句同寅当中,一人传十,十人传百,已经有许多人知道他遭了“丧明之痛”。(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七回)

10、痛不欲生

解释悲痛得不想活下去。形容悲痛到极点。

出处宋·吕大钧《吊说》:“其恻怛之心、痛疾之意不欲生。”

例句先兄晴湖言:有王震升者,暮年丧爱子,痛不欲生。(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一)

11、如丧考妣

解释丧:死去;考:已死的父亲;妣:已死的母亲。好象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

出处《尚书·舜典》:“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

例句1. 那小鲍等连连点头,如丧考妣。
2. 两星期以前那种如丧考妣地急着要谈判的神气,再也不见了。

12、伤心欲绝

解释指极度悲哀,万分伤心的样子,形容悲伤到了极点。 欲:将近;快要。 绝:气息终止;死。 用法: 补充式;作谓语、定语、补语; 示例:1. 她听到儿子遭到车祸的消息~ 。2.女友提出的分手使他~ 近义词: 痛不欲生、悲恸欲绝、 哀痛欲绝、悲痛欲绝 反义词: 欣喜若狂

例句1. 她听到儿子遭到车祸的消息~ 。2.女友提出的分手使他~ 近义词: 痛不欲生、悲恸欲绝、 哀痛欲绝、悲痛欲绝 反义词: 欣喜若狂

13、撕心裂肺

解释撕碎心,使肺裂。形容某事令人极度悲伤。有时也可做疼痛到了极点。撕:动词。裂:使动用法,使……裂。

例句小孩痛得乱蹦乱跳,发出撕心裂肺般的惨叫。

失去亲人痛苦的词语:悲恸欲绝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