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赞美李白的优美成语

赞美李白的优美成语:笔下生花、笔酣墨饱、才华横溢、出神入化、独一无二、酣畅淋漓、集思广益、绝世无双、炉火纯青、妙笔生花、名闻天下、曲尽其妙、笔头生花、登峰造极、畅快淋漓

1、笔下生花

解释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写作的诗文极佳。

出处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下》:“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例句晚唐诗人杜牧才气过人,笔下生花,创作了许多诗文佳品,尤以《阿房宫赋》传诵千古。

2、出神入化

解释神、化:指神妙的境域。极其高超的境界。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我不曾出声,他连忙答应。金圣叹:‘真正出神入化之笔’。”

例句不知道这位老画师是观察了多少的活虾,才能够画虾画得这样出神入化的。(秦牧《虾趣》)

3、才华横溢

解释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很有才华。

出处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道光26年4月16日》:“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长安诸友多称赏之。”

例句他从小就流露出才华横溢的天资来。

4、登峰造极

解释登:上;峰:山顶;造:到达;极:最高点。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然陶练之功,尚不可诬。”

例句到了清末,梁启超先生的“新文体”可算登峰造极。(朱自清《经典常谈·文第十三》)

5、独一无二

解释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

出处宋 延寿《宗镜录》第31卷:“独一无二,即真解脱。”

例句赢了钱,便大把的赏人;输了钱,无论上千上万,从不兴皱眉头:真要算得独一无二的好赌品了。(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一回)

6、酣畅淋漓

解释酣畅:畅饮,引伸为舒适、畅快;淋漓:畅快的样子。形容非常畅快。

出处宋·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

例句(1)朱自清《〈老张的哲学〉与〈赵子曰〉》:“老舍先生写老张的‘钱本位’的哲学,确实是酣畅淋漓,阐扬尽致。”(2)这篇文章酣畅淋漓,激情奔放。

7、集思广益

解释思:思考,意见;广:扩大。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例句便凡闻有奇奢异能之士,都想请来,也是集思广益的意思。(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三回)

8、绝世无双

解释绝世:冠绝当代。无双:独一无二。姿才超众,天下无与伦比。

出处明·吾丘瑞《远甓记·师阃宾贤》:“英姿绝世无双,用之将帅,必能扶弱鼎于安澜。”

例句英姿绝世无双,用之将帅,必能扶弱鼎于安澜。(明 吾丘瑞《远甓记 师阃宾贤》)

9、笔头生花

解释比喻写作能力大有进步。也形容文章写得很出色。

出处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十:“李太白少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例句无

10、笔酣墨饱

解释指文章表达流畅,内容充足。

出处秦牧《艺海拾贝·巨日》:“那些作品的作者在节骨眼上,没有真正做到笔酣墨饱,因此,便不能获得预期的作用了。”

例句无

11、炉火纯青

解释道士炼丹,认为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后用来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五回:“到了现在,可已到了炉火纯青的气候,正是弟兄们各显身手的时期。”

例句他的棋艺精深,可以说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12、曲尽其妙

解释曲:委婉,细致;尽:全部表达。把其中微妙之处委婉细致地充分表达出来。形容表达能力很强。

出处晋·陆机《文赋序》:“故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利害所由,他日殆可谓曲尽其妙。”

例句无何,曲尽其妙,虽长安无有伦此。(唐·白行简《李娃传》)

13、妙笔生花

解释生花:长出花朵。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出处唐 冯贽《云仙杂记》卷十:“李太白少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例句她妙笔生花,顷刻写就一篇好文章。

14、名闻天下

解释形容名声极大

出处《北齐书·魏收传》:“功业显著,名闻天下。”

例句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这个以韩信而名闻天下的古淮阴,是南来水陆要冲的第一大码头。”

赞美李白的优美词语:畅快淋漓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