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形容得到又失去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形容得到又失去的成语:擦肩而过、得而复失、付之东流、付诸东流、功亏一篑、功败垂成、患得患失、毁于一旦、劳而无功、前功尽灭、前功尽弃、稍纵即逝、失之交臂、竹篮打水

1、得而复失

解释复:又,再。刚得到又失去了。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孔明变色曰:‘是何言也!得而复失,与不得同。公以此贺我,实足使我愧赧耳!’”

例句清·石玉昆《续小五义》第68回:“再说宝物得而复失,大大不利。”

2、付之东流

解释扔在东流的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好象随着流水冲走了一样。

出处唐·高适《封丘作》诗:“生事应须南亩田,世事尽付东流水。”

例句缉捕使臣等听得这话,传在耳朵里,也只好笑笑,谁敢向他家道个“不”字?这件事只索付之东流了。(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3、付诸东流

解释付:交给;诸:之于。扔在东流的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好象随着流水冲走了一样。

出处唐·高适《封丘作》诗:“生事应须南亩田,世事尽付东流水。”

例句惜丙寅清水潭决,稿本付诸东流,故录其梗概于此。(清·黄钧宰《金壶七墨·鸳鸯印传奇始末》)

4、功败垂成

解释垂:接近,快要。事情在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

出处《晋书·谢玄传论》:“庙算有余,良图不果;降龄何促,功败垂成。”

例句况且十二道金牌,他未必不知道是假的,何必就班师回去,以致功败垂成。(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一回)

5、功亏一篑

解释亏:欠缺;篑:盛土的筐子。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作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

出处《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例句倘朝廷内外不和,动辄掣肘,必将使剿贼大事,功亏一篑。(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6、患得患失

解释患:忧患,担心。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出处《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例句既无“患得患失”的念头,心情也自然安泰,决非欲“骗人安心,所以这样说”的:切祈明鉴为幸。(鲁迅《两地书》六0)

7、劳而无功

解释花费了力气,却没有收到成效。

出处《管子·形势篇》:“与不可,强不能,告不知,谓之劳而无功。”

例句不注意科学,一味地蛮干,结果必定是劳而无功。

8、前功尽灭

解释以前取得的功劳全部丢掉了。同“前功尽弃”。

出处公之功甚多,今公又以秦兵出塞,过两周,践韩,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尽灭。 《战国策·西周策》

例句无

9、稍纵即逝

解释纵:放;逝:消失。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

出处宋·苏轼《文与可画画云当谷偃竹记》:“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例句事机万变,稍纵即逝。(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三十四回)

10、失之交臂

解释交臂:胳膊碰胳膊,指擦肩而过。形容当面错过。

出处《庄子·田子方》:“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与?”

例句(1)做事要抓住时机,不可轻易放过,以免失之交臂,抱憾终生。(2)上次我去杭州,正巧你去了苏州,失之交臂,又未能见面。

11、竹篮打水

解释比喻白费气力,劳而无功。

出处唐·寒山《诗》之二○八:“我见瞒人汉,如篮盛水走,一气将归家,篮里何曾有?”

例句熊召政《张居正》第四卷第16回:“这样一来,该有多少官员是竹篮打水,一场欢喜一场空。”

12、毁于一旦

解释于:在;一旦:一天。在一天的功夫全被毁掉。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一下子被毁掉。

出处《后汉书·窦融传》:“百年累之,一朝毁之。”

例句百余年辛苦经营的圆明园,毁于一旦,更是令人椎心泣血的莫大恨事。(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13、前功尽弃

解释功:功劳;尽:完全;弃:丢失。以前的功劳全部丢失。也指以前的努力全部白费。

出处《战国策·西周策》:“公之功甚多,今公又以秦兵出塞,过两周,践韩,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尽灭。”

例句皇上叫你去带兵,或是打土匪,或是打洋人,打赢了还好,打输了,岂非前功尽弃,自寻苦恼。(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九回)

14、擦肩而过

解释擦:挨。挨着肩而溜走。指没有抓住机会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2回:“后来彼此又擦肩而过。”

例句王朔《过把瘾就死》:“‘没干嘛,出去了一趟。’贾玲淡淡地应了一声,和我们擦肩而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