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渴望读书的成语:博学多才、程门立雪、春去冬来、东奔西跑、栋梁之才、寒来暑往、建功立业、囊萤映雪、能文能武、求知若渴、求知心切、如饥似渴、三绝韦编、韦编三绝、文才武略、闻鸡起舞、乡曲之誉、许许多多、悬梁刺骨、以夜继日、映雪读书、有所作为、凿壁偷光、朝斯夕斯、昼耕夜诵、孜孜不倦、孳孳不倦
1、博学多才解释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出处《晋书·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环伟倜傥,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例句贯忠博学多才,也好武艺,有肝胆。(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一回)
2、东奔西跑解释到处奔波。多指为生活所迫或为某一目的四处奔走活动。
出处元·魏初《沁园春·留别张周卿韵》:“甚年来行役,交情契阔,东奔西走,水送山迎。”
例句憔其为退头货,所以在山东河南东奔西跑。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十九回
3、寒来暑往解释盛夏已过,寒冬将至。泛指时光流逝。
出处《周易·系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例句则他这兔走乌飞,寒来暑往,春日花开,可又早秋天月朗。(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二折)
4、建功立业解释建:建立;功:功勋;业:事业。建立功勋,成就大业。
出处宋·苏轼《上两制书》:“古之圣贤建功立业,兴利捍患,至于百工小事之事皆有可观。”
例句……凭着这资格可以建功立业,也可以升官发财。(朱自清《经典常谈〈四书〉第七》)
5、囊萤映雪解释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出处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一折:“虽无汗马眠霜苦,曾受囊萤映雪劳。”
例句无
6、能文能武解释文的武的都行。现常指既能动笔也有实际工作能力。
出处清·钱采《说岳全传》第三十八回:“能文能武,方是男子汉。”
例句无
7、求知若渴解释知:知识。探求知识像口渴想喝水一样迫切。形容求知愿望十分迫切。
例句无
8、韦编三绝解释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例句我们提倡韦编三绝的读书精神,更提倡学以致用,期待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
9、闻鸡起舞解释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出处《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例句岳飞从小立下报国志向,闻鸡起舞,苦练武艺,终于成为一个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
10、悬梁刺骨解释形容刻苦学习。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
11、映雪读书解释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出处南朝梁·任彦升《为萧扬州荐士表》:“至乃集萤映雪,编蒲缉柳。”注引《孙氏世录》:“晋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
例句明·廖用贤《尚友录》:“孙康,晋京兆人,性敏好学,家贫无油,尝于冬月映雪读书。”
12、以夜继日解释用夜晚的时间接上白天,日夜不停。
出处《吕氏春秋·先识》:“中山之俗,以昼为夜,以夜继日,男女切倚,固无休息。”
例句家贫借书,以夜继日,古人阅市偷光,殆不过此。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汪遵》
13、有所作为解释可以做事情,并能取得较大的成绩。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离娄下》:“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例句无
14、凿壁偷光解释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出处《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例句一个说要用功,古时候曾有“囊萤照读”“凿壁偷光”的志士。(鲁迅《且介亭杂文·难行和不信》)
15、朝斯夕斯解释早上这样,晚上也这样。形容求学勤奋而有恒心。
出处《三字经》:“朝于斯,夕于斯。”
16、昼耕夜诵解释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读书勤奋。
出处《魏书·崔光传》:“家贫好学,昼耕夜诵,佣书以养父母。”
例句他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白天工作,晚上念夜大,回家后还要复习功课,真有昼耕夜诵的精神。
17、孳孳不倦解释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出处《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例句我所知道的木刻家中,有罗清桢君,还是孳孳不倦。(《便迅书信集·致李华》)
18、栋梁之才解释比喻能担当大事的人才。
例句每个青年都应该努力向上,刻苦学习,使自己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19、程门立雪解释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出处《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云。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例句刘心武《钟鼓楼》第二章:“他还不惜自费去了趟上海,以‘程门立雪’的虔诚,感动了高龄的俞振飞。”
20、孜孜不倦解释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出处《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例句他长年累月孜孜不倦地工作。
21、如饥似渴解释形容要求很迫切,好象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出处三国魏·曹植《责躬》计:“迟奉圣颜,如渴如饥。”
例句1. 他如饥似渴地接收知识。
2. 他们如饥似渴地吸收知识。
3. 她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
4. 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历史性小说。
5. 她如饥似渴地读那本新侦探小说。
解释乡曲:乡里。同乡的称誉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少负不羁之行,长无乡曲之誉。”
例句《晋书·诸葛长民传》:“有文武干用,然不持行检,无乡曲之誉。”
23、三绝韦编解释韦:熟牛皮。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刻苦
出处元·鲜于必仁《折桂令·书》曲:“送朝昏雪案萤灯,三绝韦编。”
24、许许多多解释很多数量的人或物
出处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要完成这个基本任务,有许许多多的工作要做。”
例句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二章:“当然,许许多多的所见所识他都还不能全部理解。”
25、春去冬来解释春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出处《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不然,厉兵秣马,春去冬来,使贼兵疲于奔命,俟其势衰,收之未晚。”
描写渴望读书的词语:求知心切、文才武略
词语解释
1、求知心切:追求知识,心情十分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