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感谢老师的成语:百年树人、耳提面命、良师益友、桃李满天下、言传身教、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诲人不倦
1、百年树人解释树:种植,栽培。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
出处《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例句古人都知道百年树人的道理,我们更应该把培养人才这件大事抓好。
2、耳提面命解释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出处《诗经·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例句有一种文字,即有一种文字之法脉准绳,载之于书者,不异耳提面命。(清·李渔《曲话·结构》)
3、诲人不倦解释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出处《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例句圣人说:“诲人不倦”,你又来问我,我岂有不说的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八回)
4、良师益友解释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出处汉·刘向《说苑·说丛》:“贤师良友在其侧,诗书礼乐陈于前,弃而为不善者,鲜矣。”
例句和一位缔交半个多世纪的良师益友诀别,悲痛之情是难以尽述的。(夏衍《知公此去无遗恨——痛悼郭沫若同志》)
5、言传身教解释言传:用言语讲解、传授;身教:以行动示范。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指行动起模范作用。
出处《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例句好的领导干部,只有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才能领导大家共同奋斗。
6、因材施教解释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出处《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例句教师应当注意学生各方面的差异,以便因材施教。
7、有教无类解释类:类别。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例句他的教书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有教无类”。(朱自清《经典常谈·诸子第十》)
8、桃李满天下解释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武后久视元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例句而黄更是当代大儒,海内人望,不惟桃李满天下,而且不少故旧门生身居显要。(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