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校学生会的成语:伯埙仲篪、补偏救弊、传为佳话、传为美谈、都俞吁咈、讽德诵功、津津乐道、可歌可泣、乃武乃文、乃文乃武、弸中彪外、颂德歌功、所见略同、叹为观止、叹观止矣、文武兼备、无咎无誉、犀角烛怪、一辞莫赞、英雄所见略同、吁咈都俞、瞻望咨嗟、众口交赞、德才兼备
1、伯埙仲篪解释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埙:陶土烧制的乐器;篪:竹制的乐器。埙篪合奏,乐音和谐。旧时赞美兄弟和睦。
出处《诗经·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埙,仲氏吹篪。”
例句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玉昆金友,羡兄弟之俱贤;伯埙仲篪,谓声气之相应。”
2、补偏救弊解释偏:偏差;弊:赞美。补救偏差漏洞,纠正缺点错误。
出处《汉书·董仲舒传》:“先王之道必有偏而不起之处,故政有眊而不行,举其偏者以补其弊而已也。”
例句苟不自其本页图之,则亦仅能补偏救弊,偷为一时之治而已矣。(严复《原强》)
3、传为佳话解释指传扬开去,成为人们赞美、称颂的事情。
出处《公羊传·闵公二年》:“鲁人至今以为美谈。”
例句遂以玉卿诗,比之陈琳一檄,一时词林,传为佳话。清·王韬《海陬冶游续录》卷下
4、传为美谈解释美谈:人们津津乐道的好事。指传扬开去,成为人们赞美、称颂的事情。
出处《公羊传·闵公二年》:“鲁人至今以为美谈。”
例句元旦昧爽,复衣冠送出,萧山至今传为美谈。明·张岱《募造无主祠堂疏》
5、德才兼备解释德:品德;才:才能;备:具备。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
出处元·无名氏《娶小乔》第一折:“江东有一故友,乃鲁子敬,此人才德兼备。”
例句李扬是个德才兼备的好老师。
6、都俞吁咈解释皆为古汉语叹词。吁,不同意;咈,反对;都,赞美;俞,同意。本以表示尧、舜、禹等讨论政事时发言的语气,后用以赞美君臣论政问答,融洽雍睦。
出处《书·尧典》:“帝曰:‘吁!咈哉!’”又《益稷》:“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
例句君有过举,臣当直言,都俞吁咈,古之所尚。《续资治通鉴·宋理宗景定五年》
7、津津乐道解释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
出处清·颐琐《黄绣球》第七回:“这位莱恩女杰,他才学固然卓越,但他也只从口讲指画入手,每遇乡愚,津津乐道。”
例句十余年来,在不少出版物中我都看到这幅画,它为不少人所津津乐道。(秦牧《一幅古画的风味》)
8、可歌可泣解释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出处《周易·中孚》:“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明·海瑞《方孝孺临麻姑仙坛记跋》:“国初方列之概,无异平原复生。追念及之,可歌可泣。”
例句《长恨歌》一篇,有声有色,可歌可泣。(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四)
9、乃武乃文解释本用以赞誉天子之德,指其文经天地,武定祸乱。后多指人既有武功又有文德。亦作乃文乃武。
出处语出《书经·大禹谟》:“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
例句无
10、乃文乃武解释赞美人文、武兼备。见乃武乃文。
出处唐·王勃《九成宫颂》:“一阴一阳,神道也。乃文乃武,圣图也。”
例句无
11、弸中彪外解释弸:充满;彪:文采。指人内有才德,则有文采,自然外露。赞美德才兼备的人。
出处汉·扬雄《法言·君子》:“或问:‘君子言则成文,动则成德,何以也?’曰:‘以其弸中而彪外也。’”
例句清·薛福成《序》:“予读百氏,弸中彪外,驰骋不可抑遏。”
12、颂德歌功解释颂扬恩德,赞美功绩。
出处《太平天国·天条书》:“世间享福尽由天,颂德歌功理固然。”
例句无
13、所见略同解释所持的见解大致相同。
出处明·唐顺之《与王芳湖中丞书》:“愚意方欲经营,而来叙适反,此岂古谓所见略同者乎!”
例句无
14、无咎无誉解释咎:过失;誉:称扬、赞美。既没有错误,也没有功绩。比喻工作表现一般。
出处《易·坤》:“括囊,无咎无誉,盖言谨也。”《后汉书·邓张徐张胡列传赞》:“邓张作傅,无咎无誉。”
例句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邓彪张禹传赞》:“邓张作傅,无咎无誉。”
15、文武兼备解释同时具有文才和武才,文武双全。亦作“文武兼济”、“文武兼全”。
出处汉·荀悦《汉纪·宣帝纪》:“文武兼备,惟所施设。”
例句无
16、犀角烛怪解释借以赞美诗文的深刻。
出处《晋书·温峤传》:“峤旋武昌,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毁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灭,奇形怪状。”
例句鲁迅先生诗歌的深刻,有如犀角烛怪,使社会上的一切“怪物”都现了原形。
17、一辞莫赞解释赞:赞美。没有一句妥贴的赞美话能表达。形容诗文写得极好。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18、英雄所见略同解释所见:所见到的,指见解;略:大略,大致。英雄人物的见解基本相同同。这是对意见相同的双方表示赞美的话。
出处《三国志·蜀书·庞统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耳。”
例句钱钟书《围城》:“结果英雄所见略同,说她的哭大半由于心里的痛苦。”
19、瞻望咨嗟解释咨嗟:赞叹。左顾右看,不停地赞美。形容感触颇深。
出处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
例句无
20、众口交赞解释众人交相赞美。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九回:“列公,你看只一个长姐儿,也会闹得这等千里逢迎,众口交赞,可见‘声气’这途也不可不走的。”
例句无
21、叹观止矣解释用来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国的季札在鲁国看各种乐舞,看到舜时的乐舞,十分赞美,说:“观止矣。”
22、叹为观止解释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於同感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例句这篇文章语言清新、流畅,读后让人叹为观止,连声叫好。
23、吁咈都俞解释吁、咈,反对的感叹词。都、俞,赞美、同意的感叹词。形容君臣议事融洽。
出处语本《书经·尧典》:“帝曰:‘吁!咈哉!’”语本《书经·益稷》:“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
例句都俞吁咈,荣名动百僚;进退周旋,治道期千载。明·王世贞《鸣凤记》第十五出
24、讽德诵功解释赞美、颂扬功德。
出处汉·焦赣《易林·节之革》:“讽德诵功,周美盛隆,奭旦辅成,光济冲人。”
例句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