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形容像猫一般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形容像猫一般的成语:阿猫阿狗、鸱鸮弄舌、发屋求狸、狗拿耗子、憨状可掬、化枭为鸠、化鸱为凤、猫哭老鼠、猫噬鹦鹉、猫鼠同眠、穷鼠啮狸、以狸饵鼠、照猫画虎、争猫丢牛、捉鼠拿猫

1、鸱鸮弄舌

解释鸱鸮:猫头鹰一类的鸟,比喻小人。鸱鸮卖弄口舌。比喻小人拨弄是非,得以逞强。

出处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三折:“枉了你扬威耀武,尽忠竭节,定国安邦,偏容他鸱鸮弄舌,乌鸦展翅,强配鸾凰。”

例句无

2、发屋求狸

解释拆除房屋以求捕得狸猫。比喻因小失大。

出处《淮南子·说山训》:“坏塘以取龟,发屋而求狸,掘室而求鼠,割唇而治龋,桀跖之徒,君子不与。”

例句无

3、狗拿耗子

解释(歇后语)多管闲事。狗的职责是看守门户,猫是专捉老鼠的,所以狗替猫捉老鼠,就是多管闲事。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你这孩子,才叫他娘的狗拿耗子呢!你又懂得几篇儿是几篇儿?”

例句无

4、憨状可掬

解释可掬:可以用手捧取。形容顽皮娇痴、单纯幼稚的样子充溢在外。招人喜爱。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种梨》:“乡人馈馈,憨状可掬,其见笑于市人,有以哉。”

例句他那憨状可掬的样子让人发笑

5、化枭为鸠

解释比喻变凶险为平安。枭即猫头鹰,旧时认为是凶鸟,鸠是吉祥之鸟。

出处清·昭梿《啸亭杂录》:“谨守疆场,绝济匪之源,挫触藩之锐,卒能化枭为鸠,闾阎安堵。”

例句无

6、猫哭老鼠

解释比喻假慈悲。

出处清·翟灏《通俗编·俚语对句》:“鸭见砻糠空欢喜,猫哭老鼠假慈悲。”

例句无

7、以狸饵鼠

解释狸:猫;饵:诱。捉老鼠用猫作诱饵。比喻事情不能成功。

出处《商君书·农战》:“我不以货事上而求迁者,则如以狸饵鼠尔,必不冀矣。”

8、照猫画虎

解释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11回:“这大相公聪明得很,他是照猫画虎,一见即会套的人。”

例句这大相公聪明得很,他是照猫画虎,一见即会套的人。(《歧路灯》第十一回)

9、争猫丢牛

解释比喻贪小失大。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0回:“真正是争得猫儿丢了牛。”

10、捉鼠拿猫

解释拿:抓住。捉住老鼠和猫。比喻能制服敌手。

出处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若论我腹中的兵书,委的有神鬼不测之机,有捉鼠拿猫之法。”

例句无

11、化鸱为凤

解释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

出处语出《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例句但知私财不入,公事夙办,便函云我能治民,不知诚己刑物,执辔如组,反风灭火,化鸱为凤之术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12、猫鼠同眠

解释猫同老鼠睡在一起。比喻官吏失职,包庇下属干坏事。也比喻上下狼狈为奸。

出处《新唐书·五行志》:“龙朔元年十一月,洛州猫鼠同处。鼠隐伏,象盗窃;猫职捕啮,而反与鼠同,象司盗者废职容奸。”

例句都是谗言佞言,一个个猫鼠同眠。(明·李开先《林冲宝剑记》第六出)

13、穷鼠啮狸

解释啮:咬;狸:狸猫。无路可逃的老鼠也会咬猫。比喻受人欺压,虽然敌不过,也会拼死抵抗。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诏圣》:“死不再生,穷鼠啮狸。”

14、阿猫阿狗

解释旧时人们常用的小名。引申为任何轻贱的,不值得重视的人或著作。

出处鲁迅《我的第一个师父》:“这和名孩子为阿猫阿狗,完全是一样的意思:容易养大。”

例句在德国无论阿猫阿狗见面,一律互相举手高喊:“希特勒万岁”。邹韬奋《法西斯作风的罪恶》

15、猫噬鹦鹉

解释比喻排挤好人。

出处至今蜀人谈谑,以排根善类者为‘猫噬鹦鹉’。 宋·岳珂《桯史·鹦鹉谕》

例句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