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伤感成语:黯然失色、黯然销魂、大相径庭、光彩夺目、乐不可支、乐极生悲、乐极则悲、乐而忘返、否极泰来、万念俱灰、不相上下、物极必反、相形见绌
1、黯然失色解释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本指心怀不好,脸色难看。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出处南朝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李善注:“黯然,失色貌”
例句所有同类题材的绘画和它比较起来,都黯然失色。(秦牧《艺海拾贝·〈最后的晚餐〉》)
2、黯然销魂解释黯然:心怀沮丧、面色难看的样子;销魂:灵魂离开肉体。心怀沮丧得好象丢了魂似的。形容非常悲伤或愁苦。
出处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例句“无言独上西楼”,深闺的空寥,弥漫在漠漠的冥色里,离情别绪,黯然销魂!(郭枫《且饮一杯寂寞》)
3、光彩夺目解释夺目:耀眼。形容鲜艳耀眼。也用来形容某些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的极高成就。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解开来,只见一团绵裹着寸许大一颗夜明珠,光彩夺目。”
例句展览馆里展出的艺术品光彩夺目,让人看了留连忘返。
4、乐而忘返解释非常快乐,竟忘记回家。形容沉迷于某种场合,舍不得离开。
出处《史记·秦本纪》第五卷:“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缪王……西巡狩,乐而忘归。”
例句但凡有可以消遣处,不是十天,就是半月,乐而忘返。(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八十九回)
5、乐极生悲解释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人悲伤的事。
出处《淮南子·道应训》:“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
例句谁知乐极生悲,一朝触犯了朝廷,阖门待勘,未知生死。(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七)
6、乐极则悲解释欢乐到了极点,将转而发生悲伤的事。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
例句无
7、否极泰来解释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指坏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
出处《易·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易·泰》:“泰,小往大来,吉亨。”
例句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8、万念俱灰解释所有的想法和打算都破灭了。形容极端灰心失望的心情。
出处清·南亭亭长《中国现在记》三回:“官场上的人情,最是势利不过的。大家见抚台不理,谁还来理我呢,想到这里,万念俱灰。”
例句他在接连遭受沉重打击后万念俱灰,应该劝他重新振作起来。
9、物极必反解释极:顶点;反:向反面转化。事物发展到极点,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出处《吕氏春秋·博志》:“全则必缺,极则必反。”《鹖冠子·环流》:“物极则反,命曰环流。”
例句“物极必反”,错误成了堆,光明就会到来。(毛泽东《我们党的一些历史经验》)
10、相形见绌解释形:对照;绌:不够,不足。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回:“他一个部曹,戴了个水晶顶子去当会办,比着那红蓝色的顶子,未免相形见绌。”
例句(1)一队的人力已是够强的了,可跟二队一比,就有点相形见绌。(2)这种饮料与“健力宝”一比,就相形见绌了。
11、不相上下解释分不出高低好坏。形容水平相当。
出处唐·陆龟蒙《蠹化》:“翳叶仰啮,如饥蚕之速,不相上下。”
例句他俩年龄相当,个头也不相上下。
12、大相径庭解释径:小路;庭:院子;径庭:悬殊,偏激。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出处《庄子·逍遥游》:“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例句虽然结果一样,其“因”却大相径庭。(鲁迅《集外集拾遗·田园思想》)
13、乐不可支解释支:撑住。快乐到不能撑持的地步。形容欣喜到极点。
出处《后汉书·张堪传》:“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张君为政,乐不可支。”
例句兰言夫子听了宝云夫子之话,正中心怀,乐不可支,如何肯去拦阻。(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四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