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用平凡形容自己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用平凡形容自己的成语:白虹贯日、不见经传、常鳞凡介、凡夫俗子、凡夫肉眼、凡桃俗李、鸿鹄之志、举止不凡、碌碌无奇、貌不惊人、默默无闻、平淡无奇、普普通通、其貌不扬、器宇不凡、气度不凡、岁月峥嵘、无名小辈、雅俗共赏、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燕雀安知鸿鹄志、燕雀岂知雕鹗志、一表非凡、与众不同、愚者千虑、峥嵘岁月、不同凡响、自命不凡

1、白虹贯日

解释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古人认为人间有不平凡的事,就会引起这种天象的变化。实际上这不是虹而是晕,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

出处《战国策·魏策四》:“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

例句且休说白虹贯日,青龙藏池。(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二折)

2、不见经传

解释经传:指被古人尊崇为典范的著作。经传上没有记载。后常指人没有名声或论述没有根据。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六:“三字虽不见经传,却亦甚雅。”

例句我们住的小胡同,连轿车也进不来,一向不见经传。(老舍《吐了一口气》)

3、常鳞凡介

解释一般的鱼类、贝类。比喻平凡的人。

出处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盖非常鳞凡介之品汇俦也。”

4、凡夫肉眼

解释比喻缺乏观察人的眼光。也比喻平凡的见识。

出处《法华经》:“凡夫浅识,深著五欲。” 唐·玄奘译《赞弥勒四礼文》:“凡夫肉眼未曾识,为现千尺一金躯。”

5、凡夫俗子

解释泛指平庸的人。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9回:“瞧我这凡夫俗子,不能交通神明,所以梦都没有一个。”

例句瞧我这凡夫俗子,不能交通神明,所以梦都没有一个儿。(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0九回)

6、凡桃俗李

解释平凡、普通的桃花和李花。比喻庸俗的人或平常的事物。

出处明·王冕《题墨梅图》:“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

7、鸿鹄之志

解释鸿鹄: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志:志向。比喻远大志向。

出处《吕氏春秋·士容》:“夫骥骜之气,鸿鹄之志,有谕乎人心者,诚也。”《史记·陈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例句大丈夫仗鸿鹄之志,据英杰之才。(元·郑德辉《王粲登楼》第一折)

8、举止不凡

解释举动不平凡。形容人的行为动作非同一般,与众不同。

出处清·壮者《扫迷帚》第五回:“昨见二君举止不凡,询及栈主,始知兄即吴江卞某,此弟生平最敬佩的人,敢问此位名姓?”

例句太子见那女子举止不凡,吩咐内侍不许罗唣。清·禇人获《隋唐演义》第七十八回

9、碌碌无奇

解释平凡,无特殊才能。

出处但闻负天下之大名,心有高天下之大才,方足以当之。若碌碌无奇,未免取天下之笑。 《平山冷燕》第十八回

例句无

10、平淡无奇

解释奇:特殊的。指事物或诗文平平常常,没有吸引人的地方。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听起安老爷这几句话,说得也平淡无奇。”

例句江西境内的风物,太平淡无奇了,这儿和长江沿岸所见到的别无二致。(郭沫若《涂家埠》八)

11、其貌不扬

解释不扬:不好看。形容人容貌难看。

出处《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今子少不扬,子若无言,吾几失子矣。”杜预注:“颜貌不显扬。”唐·裴度《自题写真赞》:“尔才不长,尔貌不扬。”

例句别看他其貌不扬,可学习特别好。

12、岁月峥嵘

解释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出处宋·王珪《谢赐生日礼物表》:“岁月峥嵘,而屡更精力勤劳。”

例句无

13、雅俗共赏

解释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

出处明·孙人儒《东郭记·绵驹》:“闻得有绵驹善歌,雅俗共赏。”

例句这些虽好,不合老太太的意;不如做些浅近的物儿,大家雅俗共赏才好。(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回)

1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解释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出处《史记·陈涉世家》:“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例句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回:“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汝既拿住我,便当解去请赏,何必多问。”

15、一表非凡

解释表:外貌;凡:平凡。形容人容貌俊秀又有精神。

出处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一折:“天生的一表非俗,匹配得你过。”

例句适才有东土大唐差来拜佛取经的一个和尚,倒换关文,却一表非凡。(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八回)

16、燕雀安知鸿鹄志

解释鸿鹄:天鹅。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例句燕雀安知鸿鹄志?汝既拿住我,便当解去请赏,何必多问!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回

17、峥嵘岁月

解释峥嵘:不平凡,不寻常。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出处宋 廖行之《沁园春 和苏宣教韵》词:“峥嵘岁月,分阴可惜,一日三秋。”

例句携来百侣同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词)

18、自命不凡

解释自命:自认为;凡:平凡。自以为不平凡,比别人高明。

出处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娄县沈童者,年甫冠,习帖括,自命不凡,有太阿出匣遽化长虹之概。”

例句你有多大本事,不要自命不凡,谁也瞧不起。

19、不同凡响

解释凡响:平凡的音乐。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出处高云览《小城春秋》第四章:“他那双炯炯的摄人魂魄的眼睛,聪明的人一定会看出这是个不同凡响的人物。”

例句自学之声发,每响必中于人心,清晰昭明,不同凡响。(鲁迅《坟·摩罗诗力说》)

20、默默无闻

解释无声无息,没人知道。指没有什么名声。

出处《晋书·祖纳传》:“仆虽无无,非志不立,故疾没世而无闻焉。”

例句现在不知道他怎样,久没有听到消息了,那默默无闻的原因,或者就因为中国人还没有死完的缘故吧。(鲁迅《华盖集·并非闲话(二)》)

21、器宇不凡

解释器宇:指仪表,气度。不凡:不平凡,不寻常。形容仪表、风度很不平常。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玄德视其人,松形鹤骨,器宇不凡。”

例句众人见他器宇不凡,都不敢轻视,见礼让坐。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八回

22、与众不同

解释跟大家不一样。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这是今日令中第一个古人,必须出类拔萃,与众不同,才觉有趣。”

例句从他与众不同的解题思路中,看出他很聪明。

23、无名小辈

解释对平凡人物的蔑称。

出处《龙图耳象》第92回:“俺只道是蓝骁那厮,原来是个无名小辈!”

例句无

24、燕雀岂知雕鹗志

解释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同“燕雀安知鸿鹄志”。

出处元·无名氏《玩江亭》第二折:“燕雀岂知雕鹗志,顽童不解老仙机。”

例句无

25、气度不凡

解释气:气质。气质和风度不同一般

出处王朔《空中小姐》:“我那时的确也有些气度不凡。”

例句《人民日报》:“我不禁惊诧于这穷乡僻壤,竟有如此气度不凡的建筑。”

26、貌不惊人

解释指相貌平常,没有什么引人注意的地方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1回:“看你这般人不出众,貌不惊人,有何本事,要想做状元么?”

例句茅盾《如是我见我闻》:“别瞧他貌不惊人,手面可真不小。”

27、普普通通

解释指平常的,一般的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60回:“这一声,在别人听来只是普普通通的声气,不晓得什么道理,一进月英耳朵就宛如当头起个青天霹雳。”

例句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不老实,也不浮滑,普普通通,是不是呢?”

用平凡形容自己的词语:愚者千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