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描写宁死不屈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描写宁死不屈的成语:不屈不挠、断头将军、宁死不屈、史策丹心、视死如归、苏武牧羊、田横笑人、贞夫烈妇、至死不屈、百折不挠、坚贞不屈、舍生忘死

1、百折不挠

解释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出处汉·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例句汉阳民军总司令黄兴,系湖南长沙县人,向来主张革命,屡仆屡起,百折不挠。(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三回)

2、断头将军

解释比喻坚决抵抗,宁死不屈的将领。

出处《三国志·蜀书·张飞传》:“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

例句清·孔尚任《桃花扇·劫宝》:“除却一死,无可报国,大小三军,都来看断头将军呀!”

3、坚贞不屈

解释坚:坚定;贞:有节操;屈:屈服、低头。意志坚定,决不屈服。

出处《荀子·法行》:“坚强而不屈,义也。”:《后汉书·王龚传》:“王公束修厉节,敦乐爇文,不求苟得,不为苟行,但以坚贞之操,违俗失众,横为谗佞所构毁。”

例句而那些共产党人的坚贞不屈、为了人民和祖国视死如归的伟大精神更深深使他向往。(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四十四章)

4、宁死不屈

解释宁愿死也不屈服。

出处明·赵弼《宋进士袁镛忠义传》:“以大义拒敌,宁死不屈,竟燎身于烈焰中。”

例句许大马棒转回身,提着枪,恶狠狠地瞅着宁死不屈工作队的同志们。(曲波《林海雪原》二)

5、舍生忘死

解释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出处元·无名氏《锁魔镜》第二折:“你须索舍死忘生,建立功勋。”

例句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舍生忘死,英勇斗争,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6、视死如归

解释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三军既成阵,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吕氏春秋·勿躬》:“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例句我们已经是视死如归,我们大踏步地走着我们的大路。(郭沫若《如火如荼的恐怖》诗)

7、不屈不挠

解释屈:屈服;挠:弯曲。比喻在压力和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出处《汉书·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不诎。”

例句一百多年来,我们的先人曾跟国内外反动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8、史策丹心

解释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出处人士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元·脱脱《宋史·文天祥传》

9、苏武牧羊

解释苏武:汉朝时人。苏武宁死不屈情愿牧羊也不投降匈奴。

出处他取笔就画了一幅苏武牧羊,画了又要我题。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8回

例句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不过不再讲杨家将,也不讲苏武牧羊。”

10、至死不屈

解释至:到。到死也不屈服。形容英勇顽强,视死如归

出处宋·周密《齐东野语·二张援襄》:“贵身被数十创,力不支,遂为生得,至死不屈。”

11、贞夫烈妇

解释贞:坚贞。封建社会对保持操守贞节而宁死不屈的男子和妇女的美称

出处《敦煌变文集·秋胡变文》:“我闻贞夫烈妇,自古至今耳闻,今日目前交见。”

描写宁死不屈的词语:田横笑人

词语解释

1、田横笑人:田横:战国时齐国人,韩信破齐后,逃亡海岛,刘邦称帝后遣使招降,,横羞为汉臣,自杀而死。形容宁死不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