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描写野外景物的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描写野外景物的的成语:白雪皑皑、冰天雪地、风雪交加、寒冬腊月、金风送爽、漫天盖地、秋风过耳、秋高气爽、硕果累累、岁暮天寒、一叶知秋、天高云淡、银装素裹、白雪茫茫、金风飒飒、秋色宜人、丹枫迎秋、秋风习习、千里冰封、秋雨绵绵、秋风萧瑟、秋意深浓、万里雪飘

1、风雪交加

解释风和雪同时袭来。

出处元 程文海《浣溪沙 题湘水行吟》词:“风雪交加冻不醒,抱琴谁共赏《湘灵》。”

例句尽管是在风雪交加的时节,我们的视线仍可以入到非常遥远。(范长江《塞上行·行纪·百灵庙战行·三》)

2、寒冬腊月

解释腊月:农历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

出处汉·无名氏《别诗(骨肉缘枝叶)》:“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例句寒冬腊月大雪纷飞,漫山遍野一片白色。

3、金风送爽

解释金风:指秋天的风。古时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秋为金。秋风带来了凉意。

出处鲁迅《孔诞祝圣言感》:“金风送爽,凉露惊秋。”

例句金风送爽,凉露惊秋。(鲁迅《述香港恭祝圣诞》)

4、漫天盖地

解释指遍布天地之间。

出处清·蒲松龄《东郭外传》:“齐人漫天盖地说大话,把他那婆子喜的似风魔。”

例句无

5、岁暮天寒

解释指年底时候的寒冷景象。

6、一叶知秋

解释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出处《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例句老舍《四世同堂》:“看到梨枣,人们便有‘一叶知秋’之感。”

7、冰天雪地

解释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出处清·蒋士铨《鸡毛房》:“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

例句你就在这儿吧,冰天雪地的上哪儿去?(老舍《骆驼祥子》十二)

8、秋风过耳

解释象秋风从耳边吹过一样。比喻与己无关,毫不再意。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

例句那一个不指皇天各般说咒,恰似秋风过耳早休休。(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

9、秋高气爽

解释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出处唐·杜甫《崔氏东山草堂》诗:“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例句方拟秋高气爽,遣将西征。(清·梁晋竹《两般秋雨盦随笔·史阁部书》)

10、白雪皑皑

解释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出处冰心《再寄小读者》:“白雪皑皑,山顶上悬着一钩淡黄色的新月。”

例句白雪皑皑的山峰,当阳光照耀的时候……大概总以为是灿烂得很,大可观赏的吧。(秦牧《鲜荔枝和干荔枝》)

11、天高云淡

解释天气晴朗,天空云少而高、轻薄而淡。指秋天的天空。

12、银装素裹

解释指雪下过之后的场景,(形容冬天的景色)形容雪后的美丽景色,一切景物都被银白色装裹起来。

例句当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南疆早已洋溢着盎然的春色。

13、秋风萧瑟

解释有两个意思,①形容风吹拂树木发出的声音:长松千树风萧瑟。②冷落;凄凉;悲凉的气氛;你秋色将临,能无萧瑟之感。

出处本词语出曹操《观沧海》

14、硕果累累

解释本义是指秋天丰收时树上的果实茂盛的样子。现在常引申为某人的作品很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注:硕:(果实)大,丰盛。累累(léi léi阳平):形容果实茂盛的样子(结成一串串)。比喻巨大的成绩。

出处七百年来,子孙不息,人才辈出,历代科举,硕果累累。霍达《补天裂》第十三章

描写野外景物的的词语:白雪茫茫、金风飒飒、秋色宜人、丹枫迎秋、秋风习习、千里冰封、秋雨绵绵、秋意深浓、万里雪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