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对工作不满的成语:不安小成、杜微慎防、杜隙防微、防患于未然、防微虑远、腹诽心谤、耿耿于怀、官轻势微、患难与共、积微成著、见微知萌、微不足道、不逞之徒、防微杜渐
1、不逞之徒解释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出处《左传·襄公十年》:“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作乱。”
例句如有不逞之徒假托民军,借端扰害治安,即为人民公敌。(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六十八回)
2、杜微慎防解释杜:杜绝,断绝;慎:谨慎。杜绝细微,谨慎防备萌芽。即消灭祸患难与共于萌芽状态之中。
出处《明史·胡松传》:“松言边兵外也而内之,武库仗内也而外之,非所以重肘腋,杜微慎防也,执弗许。
例句对于禽流感,我们要采取杜微慎防的方针来对付
3、杜隙防微解释杜隙:杜绝疏失。杜绝疏失,防患于未然。
出处明·陈子龙《整饬京营疏》:“择才望大臣素为都人信服者以统之,弹压维制,杜隙防微,亦不为无助也。”
4、防微杜渐解释微:微小;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
出处《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
例句有不尽者,亦宜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元史·张桢传》)
5、防微虑远解释虑:考虑,思虑。指在错误或坏事刚露头的时候,就加以防止,并考虑长远的计策。
出处唐·郑亚《唐丞相太尉卫国公李德裕会昌一品制集序》:“由是洞启宸衷,大破群议,运筹制胜,举无遗策,防微虑远。”
例句宋·朱熹《辞免焕章阁待制侍讲奏状》:“所以大振朝纲者,为防微虑远之困。”
6、腹诽心谤解释心怀不满,暗中发泄。
出处《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杰壮士与论议,腹非而心谤。”
7、防患于未然解释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出处《周易·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乐府诗集·君子行》:“君子防未然。”
例句臣闻防患于未然者易,除患于已然者难。明·马文升《添风宪以抚流民疏》
8、官轻势微解释官位不够重要,势力也很小。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二回:“孙权虽有雄才,乃残汉骠骑将军、南昌侯之职,官轻则势微,尚有畏中原之心,若加以正位,则陛下一阶耳。”
9、患难与共解释共同承担危险和困难。指彼此关系密切,利害一致。
出处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诚与国分形同气,忧患共之者也。”
例句高桂英毕竟是他的患难与共的结发妻子和好帮手。(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三章)
10、见微知萌解释微:细微。萌:发生。看到事物微小的迹象,就知道其发展的程度。
出处《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11、耿耿于怀解释不能忘怀,牵萦于心。
出处《诗经·邶风·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例句同学之间应团结互助,绝不能因一点小事就耿耿于怀。
12、积微成著解释微:细微;著:显著。微不足道的事物,经过长期积累,就会变得显著。
出处《荀子·大略》:“夫尽小者大,积微成著,德至者色泽洽,行尽而声问远。”
例句南朝·宋·何承天《上历新法表》:“自然有毫末之差,连日累月,积微成著。”
13、微不足道解释微:细,小;足:值得;道:谈起。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出处清 阎尔梅《白耷山人文集》:“又好读古人书,遇古人有气谊、事功、文章者,辄慨然欣慕,其卑不足值者,心鄙夷之。”
例句在草花中我们虽然是微不足道。但我们的花色却算是紫色代表。(郭沫若《百花齐放·单色蓳》诗)
表达对工作不满的词语:不安小成
词语解释
1、不安小成:成:成就。不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就或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