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佛家关于梦想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佛家关于梦想的成语:八万四千、百丈竿头、辩才无碍、辩才无阂、不可估量、不可思议、超世拔俗、超尘出俗、超世绝俗、超尘拔俗、超度众生、晨钟暮鼓、成佛作祖、慈悲为本、此中三昧、大千世界、大喝一声、大雪纷飞、单传心印、当头棒喝、刀山剑树、顶礼膜拜、遁入空门、恶有恶报、阿弥陀佛、法力无边、法海无边、返本还源、返本还原、返视内照、…

1、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2、八仙过海: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民间因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谚语。后以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互相竞赛。

3、八万四千:本为佛教表示事物众多的数字,后用以形容极多。

4、百丈竿头:佛教语,百丈高的竿子,比喻道行达到很高境界。

5、辩才无阂:佛教语。指菩萨为人说法,义理通达,言辞流利,后泛指口才好,能辩论。

6、超尘拔俗:尘、俗:指尘世、人间;拔:超出。原指佛教徒功夫深,已超出尘世。后多形容才德远远超过平常人。

7、超度众生:佛教用语。用念经来使死人脱离苦海。也泛指做善事。

8、晨钟暮鼓: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9、慈悲为本:慈悲:慈善和怜悯。原佛教语,以恻隐怜悯之心为根本。

10、超尘出俗:尘、俗:指尘世、人间;出:超出。原指佛教徒功夫深,已超出尘世。后多形容才德远远超过平常人。

11、成佛作祖:佛教语。指修成佛道,成为祖师。比喻获得杰出成就。

12、超世绝俗:指超出世俗,无人可比。

13、大千世界:佛教用语,世界的千倍叫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叫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叫大千世界。后指广大无边的人世。

14、当头棒喝:佛教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常常用棒一击或大喝一声,促他醒悟。比喻严厉警告,促使人猛醒过来。

15、刀山剑树:佛教所说的地狱之刑。形容极残酷的刑罚。

16、顶礼膜拜:顶礼:佛教拜佛时的最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受礼人的脚;膜拜:佛教徒的另一种敬礼,两手加额,跪下叩头。虔诚地跪拜

17、遁入空门:遁:逃遁;空门:指佛教,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指出家。避开尘世而入佛门。

18、恶有恶报:做坏事的人会得到不好的报应。指因办坏事而自食其果。

19、阿弥陀佛:佛教语,信佛的人用作口头诵颂的佛号,表示祈祷祝福或感谢神灵的意思。

20、法海无边:佛教中比喻佛法广大如大海,无边无际。

21、法力无边:法力:佛教中指佛法的力量;后泛指神奇超人的力量。佛法的力量没有边际。比喻力量极大而不可估量。

22、返本还原:本、原:根本,原来面貌。返回原来的地方。佛教说法,指忘了本原的人通过拜佛修行,回到本原状态;或指贬谪人世的仙人又回到仙界

23、方便之门:原是佛教指引人入教的门径,后指给人方便的门路。

24、返照回光:佛教语。指用佛性对照检查,自我反省。

25、返本还源:本、原:根本,原貌。返回原来的地方。佛教说法,指忘了本原的人通过拜佛修行,回到本原状态;或指贬谪人世的仙人又回到仙界。

26、佛性禅心:指佛教徒一意修行、清静寂定之心性。

27、功成身退:身:自身,自己。指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不再复出。

28、功德圆满:比喻举办事情圆满结束。

29、回头是岸:佛家语,指有罪的人只要回心转意,痛改前非,就能登上“彼岸”,获得超度。后比喻做坏事的人,只要决心悔改,就有出路。

30、函盖乾坤:佛教语。原指泯合无间。后指言语诗文契理或一心专志而绝无杂念。

31、诃佛骂祖:佛教语,斥骂佛祖,比喻不受前人束缚。

32、灰身灭智:佛教语。指断除一切身心烦恼,为小乘阿罗汉果的境界。

33、灰身泯智:佛教语。指断除一切身心烦恼,为小乘阿罗汉果的境界。同“灰身灭智”。

34、极乐世界:佛教指阿弥陀佛居住的地方。后泛指幸福安乐的地方。

35、坚定不移:稳定坚强,毫不动摇。

36、剑树刀山:佛教所说的地狱之刑。形容极残酷的刑罚。

37、见性成佛:性:本性。佛教禅宗认为只要“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就可以成佛。

38、讲经说法:讲传宗教经典,宣扬宗教教义。亦指引经据典地谈说议论。

39、借花献佛:比喻用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40、截铁斩钉:比喻坚定不移,或果断干脆。佛教禅宗比喻截断妄想。同“斩钉截铁”。

41、冷暖自知:水的冷暖,饮者自知。佛教禅宗用以比喻自己证悟的境界。也比喻学习心得深浅,只有自己知道。

42、立地成佛:佛家语,禅宗认为人皆有佛性,弃恶从善,即可成佛。此为劝善之语。

43、六尘不染:佛教语,六尘:指色、声、香、味、触、法。指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

44、六趣轮回:佛教语。指众生轮回的六大去处,即在这六道中轮回生死。同“六道轮回”。

45、六道轮回:佛教语,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指众生轮回的六大去处,即在这六道中轮回生死。

46、芒芒苦海:佛教语,辽阔深远的样子。比喻苦难无穷无尽。

47、拍案惊奇: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

48、普度群生:佛教语。指广济一切生死苦海中的众生。

49、普渡众生:众生:指一切有生命的动物及人。佛教语。普遍引渡所有的人,使他们脱离苦海,登上彼岸。

50、清规戒律:原指佛教徒所遵守的规则和戒条。现比喻束缚人的繁琐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51、切中要害:指批评恰到事物的紧要处。

52、刃树剑山:刃:利刃,刀。原是指佛教中的地狱酷刑。后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地方。

53、认影为头:佛教语。指认虚作实。

54、认鸡作凤:佛教语。指认凡庸为珍贵。

55、三十三天: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56、善男信女:佛教用语。原指皈依佛法的男女。后泛指信仰佛教的男男女女。

57、舍身求法:舍身:舍弃身体;求法:寻求佛法。原指佛教徒不惜牺牲自己,远道求经。后比喻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自己。

58、生老病死:佛教指人的四苦,即出生、衰老、生病、死亡。今泛指生活中生育、养老、医疗、殡葬。

59、四大皆空:四大:古印度称地、水、火风为“四大”。佛教用语。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是一种消极思想。

60、三兽渡河:佛教以兔、马、象三兽渡河入水之深浅,喻小、中、大三乘证道之高下。后泛指修行。

佛家关于梦想的词语:单传心印、万里未归人、十二因缘、十方世界、丈六金身

词语解释

1、丈六金身:1.佛的三身之一。指变化身中的小身。因其高约一丈六尺,呈真金色,故名。亦以指称佛像。

2、十二因缘:也称“十二缘起”。佛教三世轮回的基本理论。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为一切总的因果循环链条。

3、十方世界:1.佛教谓十方无量无边的世界。

4、单传心印:佛教禅宗,不依经纶、语言、文字传教,以心传心,触机而发,故称其单传心印。泛指单线秘传,口授心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