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读书的成语有哪些:闭门读书、刺股读书、读书得间、读书破万卷、读书三余、读书三到、读书种子、据鞍读书、然荻读书、胜读十年书、十年读书、徒读父书、下笔如有神、心领神会、学识渊博、映雪读书、折节读书、随月读书
1、刺股读书解释比喻刻苦攻读。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2、读书三到解释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出处宋·朱熹《训学斋规》:“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紧。”
例句我们要学古人读书三到的学习方法
3、读书三余解释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
出处《三国志·魏志·董遇传》云:“人有从学者,……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
4、读书种子解释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出处宋·周密《齐东野语·书种文种》:“山谷云:‘士大夫子弟,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当名世矣。’”
例句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明史·方孝孺传》)
5、读书得间解释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4回:“你真可谓读书得间了!你说的一点不错。”
例句飏翁!你真可谓读书得间了!你说的一点不错。(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
6、读书破万卷解释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出处唐·杜甫《奉赠韦左丞文二十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例句无
7、据鞍读书解释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出处《渊鉴类函·驴三》:“江邻几调蓝山尉,骑驴赴官,第据鞍读书,至迷失道,家人求之乃觉。”
8、然荻读书解释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梁世彭城刘绮,交州刺史勃之孙,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尺寸折之,然明夜读。”
9、十年读书解释指长期努力于学业。
出处攸之晚好读书,手不释卷,《史》、《汉》多所谙忆,常叹曰:‘早知穷达有命,恨不十年读书。’ 《宋书·沈攸之传》
例句无
10、心领神会解释领、会:领悟,理解。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
出处明·吴海《送傅德谦还临川序》:“读书有得,冥然感于中,心领神会,端坐若失。”
例句闻语法要,辄心领神会。(明·赵弼《觉寿居士传》)
11、学识渊博解释指学识深而且广。
出处孙犁《小说杂谈》:“我们可以说作者的学识渊博,但不会说他是在卖弄。”
例句王教授在工程力学界是学识渊博的一流专家。
12、映雪读书解释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出处南朝梁·任彦升《为萧扬州荐士表》:“至乃集萤映雪,编蒲缉柳。”注引《孙氏世录》:“晋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
例句明·廖用贤《尚友录》:“孙康,晋京兆人,性敏好学,家贫无油,尝于冬月映雪读书。”
13、闭门读书解释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原意是独自学习,而不与别人切磋。后也用以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盖须切磋相起明也。见闭门读书,师心自是。稠人广坐,谬误差失者多矣。”
例句无
14、胜读十年书解释胜:超过。超过苦读十年书的收获。形容思想上收益极大。
出处《二程全书·遗书二十二上·伊川语录》:“古人有言曰:‘共君一夜话,胜读十年书。’若一日有所得,何止胜读十年书也。”
例句无
15、徒读父书解释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括徒能读其父书,不知合变也。”
例句括徒读父书,不知变通,非将才,愿王勿遣。(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八回)
16、折节读书解释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出处《后汉书·段颎传》:“颎少便习弓马,尚游侠,轻财贿,长乃折节好古学。”
例句四十年,方遇张憬藏,谓臣当以文学备位将相,无为自弃。尔来折节读书。(唐·吴竞《开元升平源》)
17、下笔如有神解释指写文章下笔时如有神力相助。形容善于写文章或文章写得好
出处唐·杜甫《奉赠韦左丞文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例句茅盾《风景谈》:“那又是洋洋洒洒下笔如有神的,但现在一律都被锄锹的木柄磨起了老茧了。”
让人读书的词语有哪些:随月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