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关于和的成语:宝刀未老、兵精粮足、伯仲之间、不出所料、不知所云、不计其数、不识时务、才高八斗、草船借箭、超群绝伦、车载斗量、乘虚而入、乘虚迭出、出言不逊、初出茅庐、捶胸顿足、粗中有细、措手不及、大刀阔斧、大眼瞪小眼、大获全胜、大败而逃、大难临头、单人匹马、旦夕之危、荡气回肠、倒悬之急、鼎足之势、反戈一击、肺腑之言…
1、百步穿杨:在一百步远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形容箭法或枪法十分高明。
2、百战百胜: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
3、敝帚千金:一把破扫帚,当千金那样贵重。比喻东西虽不好,但自己十分珍惜。
4、髀肉复生: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5、伯仲之间: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间:中间。比喻差不多,难分优劣。
6、不计其数: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
7、不知所云:云:说。不知道说得是些么。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8、才高八斗:比喻人极有才华。
9、超群绝伦:伦:同辈。超出一般人,没有可以相比的。
10、车载斗量:载:装载。用车载,用斗量。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11、乘虚迭出:虚:空虚、弱点。迭:屡次。指军事上向对方没有设防或兵力薄弱的地方进攻。
12、乘虚而入:乘:趁。趁着虚弱疏漏的地方进入。
13、出言不逊:逊:谦让,有礼貌。说话粗暴无礼。
14、捶胸顿足:捶:敲打;顿:跺。敲胸口,跺双脚。形容非常懊丧,或非常悲痛。
15、措手不及:措手:着手处理。来不及动手应付。指事出意外,一时无法对付。
16、草船借箭: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17、大刀阔斧:原指使用阔大的刀斧砍杀敌人。后比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
18、大获全胜:获:擒获俘虏,夺取敌方辎重;全:完全。形容获得完全的胜利。
19、大难临头:难:灾祸;临:来到。大祸落到头上。
20、大器晚成:大器:比喻大才。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也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
21、单刀直入:用短柄刀直接刺入。原比喻认定目标,勇猛精进。后比喻说话直接了当,不绕弯子。
22、旦夕之危:旦夕:比喻短时间内。危:危险。形容危险逼近。
23、荡气回肠:荡:动摇;回:回转。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24、倒悬之急: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25、鼎足之势: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
26、对酒当歌:对着酒应该放声高唱。原意是人生时间有限,应该有所作为。后也用来指及时行乐。
27、对症下药:针对病症用药。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
28、顿开茅塞:顿:立刻;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比喻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29、反戈一击:掉转武器向自己原来所属的阵营进行攻击。
30、肺腑之言:肺腑:指内心。出于内心的真诚的话。
31、负薪救火:背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32、负重致远:负:背着;致:送到。背着重东西走远路。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
33、刮目相待:刮目:擦眼睛,表示用新眼光看人。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34、诡计多端:诡计:狡诈的计谋;端:项目,点。形容坏主意很多。
35、膏粱子弟:膏粱:肥肉和细粮,指美味佳肴。富贵人家过惯享乐生活的子弟。
36、过五关斩六将:比喻克服重重困难。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的故事。
37、鹤发童颜:仙鹤羽毛般雪白的头发,儿童般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38、横行无忌:形容反动势力猖狂活动,为所欲为。
39、呼风唤雨:旧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比喻人具有支配自然的伟大力量。也可形容反动势力猖獗。
40、虎入羊群:老虎跑进羊群。比喻强大者冲入柔弱者中间任意砍杀。
41、回肠荡气:回:回转;荡:动摇。使肝肠回旋,使心气激荡。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42、讳疾忌医:讳:避忌;忌:怕,畏惧。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的缺点和错误。
43、积劳成疾:积劳:长期劳累过度;疾:病。因长期工作,劳累过度而生了病。
44、集思广益:思:思考,意见;广:扩大。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45、计日而待:可以数着日子等待。形容为时不远。
46、坚壁清野:对付强敌入入侵的一种方法。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物资。
47、将错就错:指事情已经做错了,索性顺着错误继续做下去。
48、锦囊妙计:旧小说里描写足智多谋的人把对付敌方的计策写在纸条上,放在锦囊里,以便当事人在紧急时拆阅。比喻有准备的巧妙办法。
49、鞠躬尽瘁: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50、溃不成军:被打得七零八落,不成队伍。形容惨败。
51、来者不善:强调来人不怀好意,要警惕防范。
52、老牛舐犊: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
53、乐不思蜀: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54、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55、弄假成真:本来是假装的,结果却弄成了真的。
56、赔了夫人又折兵:比喻想占便宜,反而受到双重损失。
57、品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意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现亦比喻在小节上一味挑剔。同“品头题足”。
58、七步之才:形容才思敏捷。
59、七擒七纵: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60、弃之可惜:扔掉它未免可惜。
三国演义中关于和的词语:感心动耳、廊庙之器、六出祁山
词语解释
1、六出祁山:三国蜀汉诸葛亮攻魏的战事。相传公元228-234年,诸葛亮六次出祁山(今甘肃礼县东)攻击曹魏,第一次因马谡战败而退兵,后五次因供给不继等原因不果。实际上,诸葛亮率军出祁山仅两次。
2、感心动耳:感心:心受感动;动耳:悦耳。形容音乐极其感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