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言外之意的成语: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意在言外
成语弦外之音
拼音xián wài zhī yīn
解释原指音乐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出处南朝宋·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弦外之意,虚响之音,不知所从而来。”
例句自以为这一句是一唱三叹,那一句是弦外之音。(刘半农《奉答王敬轩先生》)
成语言外之意
拼音yán wài zhī yì
解释指有这个意思,但没有在话里明说出来。
出处宋·欧阳修《六一诗话》:“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宋·叶梦得《石林诗话》:“七言难于气象雄浑,句中有力而纡余,不失言外之意。”
例句间有一二不尽之言,言外之意,以少少许胜多多许者,是他一枝一节好处。(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
成语意在言外
拼音yì zài yán wài
解释语言的真正用意没有明白说出来,细细体会就知道。
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十五:“此绝句极佳,意在言外,而幽怨之情自见,不待明言之也。”
例句无奈红蕖意在言外,总要侍奉祖父百年后方肯远离。任凭若劝,执意不从。(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回